&esp;&esp;且京中局势不稳,他们在并州得到消息的速……度没那么快,只靠杨彪等友人偶尔提醒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有人在天子身边才行。
&esp;&esp;之前总是觉得明光年少气盛沉不住气,现在看来还是得去争去抢。世道就是这么乱,他们不争不抢也会被别人盯上,既然如此也不用太守规矩。
&esp;&esp;亏他活了这么大的年纪,最后竟然连孩子都不如。
&esp;&esp;荀爽无声叹气,倒了杯茶一口饮尽,然后仔细的给子侄辈里学问最出众的侄儿解释为什么要他进京。
&esp;&esp;进京和回颍川老家是两码事,别的不说,有仲豫在京城起码可以让那臭小子学会三思而后行。
&esp;&esp;……
&esp;&esp;传信兵飞速离开晋阳官署,出了并州后兵分两路,一路去追已经出发援军,一路去往京城。
&esp;&esp;兵贵神速,情报传到晋阳的第一天,凉州出身的麴义麴将军便两眼放光的领命前往京师救驾。
&esp;&esp;并州这些领兵的将领几乎都有救驾之功,就他来得晚没赶上趟儿,这次说什么都得抢到机会把救驾之功给补上。
&esp;&esp;凉州势力的混乱程度没比荀氏到来之前的并州好哪儿去,马腾韩遂等人惯会见风使舵,不会明知并州严阵以待还铁着头来讨打。
&esp;&esp;再说了,驻守关中的朝廷大军也不是好惹的,盖勋和皇甫嵩都是凉州战场上摸爬滚打杀出来的猛将,打几支面和心不和的乱军绰绰有余。
&esp;&esp;就像他一样,他打于夫罗那个二愣子也是轻轻松松。
&esp;&esp;以前他在冀州的时候那家伙就跟没脑子似的袁绍让干啥就干啥,也不知道那家伙是怎么当上左贤王的,匈奴要真的让他当继位单于怕是得从四分五裂变成四五十分七八十裂。
&esp;&esp;虽然不知道那二愣子怎么忽然想开了踹了袁绍单干,但是对于给他送功劳的前同僚,麴将军还是想真情实感的说声谢谢。
&esp;&esp;反转再反转
&esp;&esp;
&esp;&esp;残雪压枝,冻雷惊笋,袁术的心情随着春天的到来也和天气一样明媚。
&esp;&esp;老话说的好:时来运转,否极泰来。
&esp;&esp;他就说他这样的天之骄子不可能一直倒霉,如果他连着好多天倒霉,老天就会看不过去会帮他扫平前路上的障碍。
&esp;&esp;这不,荀氏那小子刚从他手里弄走大笔金银,坐镇京师的王允王司徒还有颍川地界儿的世家大族就都暗戳戳的派人到鲁阳说要和他共商大事。
&esp;&esp;两边可能是不约而同,也可能是提前通过气儿,具体怎么样他不清楚,反正到鲁阳见他的时候都表现的像是之前从来没见过。
&esp;&esp;虽然两边好像没有提前商量过,但是说的事情却非常一致,都是来邀请他出面除掉颍川那个气焰嚣张的荀氏子。
&esp;&esp;董卓进京扰乱时局,荀氏借此一步登天成为天下人推崇的忠义之辈还拿下了并州,荀明光那小子却在颍川老家大开杀戒,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颍川全是董卓。
&esp;&esp;既然荀氏长辈不加管束纵容小辈恃强凌弱,那就别怪他们心狠手辣不给面子。
&esp;&esp;呵,他们算什么心狠手辣,荀明光才是真正的心狠手辣。
&esp;&esp;颍川以前多少世家大族,那小子回来短短半年就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他到颍川到底是当太守还是当刽子手?
&esp;&esp;以前朝廷严防死守不让本地人当主官是怕官员勾结地方势力欺上瞒下,他可好,身为颍川人当颍川太守先杀颍川世族助兴,这合适吗?
&esp;&esp;残存的颍川世家敢怒不敢言,因为豫州刺史乌程侯和那小子关系好,豫州其他世家大族也怕被波及,各大家族心照不宣的这儿打听那儿暗示,最终决定直接从源头解决问题。
&esp;&esp;是荀明光那小子先不做人,不能怪他们反击的太狠。
&esp;&esp;颍川的世家大族损失惨重,荀氏总不能因为死个小辈就杀回来给那小子报仇。
&esp;&esp;并州和豫州隔的老远,荀明光能拿下颍川还是因为他只是个半大孩子没人把他放在眼里,图谋豫州的各大势力也没想过荀氏在并州都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就要染指豫州,多重缘由之下才让他钻了个空子。
&esp;&esp;若当初来的是荀休若兄弟几个之一,他们肯定不会因为疏于防备被打压成现在这样。
&esp;&esp;吃一堑长一智,接下来不管谁要来颍川他们都不会再掉以轻心。
&esp;&esp;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姻亲师友各种关系顺下来能把所有大小家族连起来,豫州的世家大族不满头顶一直悬着尖刀,京城的王司徒见状自然不会闲着。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