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颍川送至京城的税收看似很多,但那是和往年相比。
&esp;&esp;想想前些年的颍川是什么样子,只要中原有战事那边就躲不过去,打完一轮又一轮,不停息的战事几乎把整个颍川郡都打废了。
&esp;&esp;四战之地不宜久居,能迁走的百姓都拖家带口去不打仗的地方,压根就没多少税收能上交。
&esp;&esp;今年估计是开垦出来的荒地多收成也好,同时也是向朝廷证明仙人所赐的农具真的有利于耕种,为了让朝廷对推广农具更上心,所以才从指头缝里多漏出来了点儿粮食。
&esp;&esp;也不能说不好,如今各路诸侯都圈地自治,连刘氏宗亲都能演戏假装道路不通与朝廷断绝联系,能心系朝廷心系百姓的除了荀氏还真找不出第二家。
&esp;&esp;行吧,这天下到底是刘氏的天下,怎么安排陛下说了算。
&esp;&esp;反正陛下也只能给诏书盖个章,接下来是好是坏还得看那小子自己的本事。
&esp;&esp;摆设就要有摆设的自觉~
&esp;&esp;听听这都是什么,这是能从天子口中说出来的话吗?
&esp;&esp;太傅大人哼了一声,到底还是让步道,“快出去吧,不好让荀小将军一个人待在外面。”
&esp;&esp;“就知道您最好了。”小皇帝笑的露出小虎牙,“太傅大人面慈心善忧国恤民心怀苍生稳如泰山,世上再没有比太傅更好的人了。”
&esp;&esp;杨太傅假装不在乎,还一脸嫌弃的催他们家陛下赶紧出去,可惜压不下去的嘴角将他的心情暴露的彻底。
&esp;&esp;这倒霉孩子,怎么越长大越黏糊?
&esp;&esp;……
&esp;&esp;屏风外面,荀晔竖起耳朵试图偷听,可惜小皇帝声音太小,他也不能真的钻到屏风底下去听,偷听了半天什么都没听清还差点把自己憋死。
&esp;&esp;二凤爹在就好了,可以直接坐在屏风上听,现在二凤爹在外面游荡,他听不到里面在说什么只能全靠猜。
&esp;&esp;两位到底有没有达成共识?能给个准话吗?
&esp;&esp;他以为小皇帝和太傅大人早就商量好对他的态度,万万没想到俩人不光没商量好分歧还特别大,甚至大到在他这个外人在场的时候都维持不了表面和平。
&esp;&esp;太傅就这么不喜欢他吗?
&esp;&esp;荀晔:qaq~
&esp;&esp;……
&esp;&esp;太傅大人其实很喜欢年轻有冲劲儿的优秀年轻人,就是臭小子的冲劲儿有点过头,又正好碰上个完全没有冲劲儿的天子,这才让他又爱又恨想起来就头疼。
&esp;&esp;陛下说的对,州牧的人选朝廷说了不算,就算他们能选出合适的人上任,地方不认可朝廷任命的州牧也没用。
&esp;&esp;何况他们也选不出合适的人。
&esp;&esp;让某个臭小子来做主的确显得不像那么回事儿,但是也确实是最好的法子。
&esp;&esp;就这样吧,让年轻人折腾去,他回头找机会再和荀仲豫谈谈。
&esp;&esp;小皇帝没想那么多,解决完他们家太傅的小情绪后继续商量其他两个州牧的人选。
&esp;&esp;兖州牧曹操,盖章。
&esp;&esp;青州牧xx,盖章。
&esp;&esp;冀州牧xx,盖章。
&esp;&esp;反正玉玺在他手上,先把章盖上再说。
&esp;&esp;杨太傅嘴角微抽,索性眼不见心不烦看向别处。
&esp;&esp;看他们家陛下这干脆利落的动作,毫不怀疑他更想直接把玉玺送出去,还省的荀家小子想用玉玺的时候再往京城跑。
&esp;&esp;在京城待的那么不开心,直接连人带玉玺跟他走得了。
&esp;&esp;小皇帝倒是想,但是他不敢说。
&esp;&esp;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一口吃不成胖子,万一把太傅气出个好歹那才是得不偿失。
&esp;&esp;荀晔看看已经盖上章的诏书,再看看旁边吹胡子瞪眼的太傅,有点不敢接。
&esp;&esp;没关系,反正诏书也不都是给他的,先放在天子那里,他们来继续商量选拔人才的事情。
&esp;&esp;荀小将军办事向来稳妥,既然要在天子面前过明面肯定已经准备的妥妥当当。昨天晚上压着几个贼首学规矩,顺手就把计划书给写好了。
&esp;&esp;劳动力,他要高端劳动力,最好还是寒门出身的高端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