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纪霆一愣,就听冯长庆道:“都是这样,我在家也这样。”
&esp;&esp;就因为冯长庆参加了私塾大比,甚至过了第一轮。
&esp;&esp;家里吹捧的人,酸的人,比比皆是。
&esp;&esp;想来纪霆这边也一样。
&esp;&esp;不过郑家都摒弃前嫌,开始在族里找有天赋又勤奋的人了。
&esp;&esp;他们这边反而起了争端,倒是有些意思。
&esp;&esp;纪霆认真听着,笑道:“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做好我们自己的即可。”
&esp;&esp;冯长庆点头,不过他道:“咱们白台州宜孟县各县今年的童试题目,听说已经收集好了,七月份会印发下来,可以做做看。”
&esp;&esp;冯长庆说的,是各州各府每年都要做的事。
&esp;&esp;那就是把州内各个县的考题收集起来,形成一本xx年xx府题集,再把各县成绩最好的书生文章登录在里面。
&esp;&esp;一般来讲,四月份童试结束,各地州学用二到六月的时间编写出来。
&esp;&esp;如今已经六月份底,想来确实快出来了。
&esp;&esp;可冯长庆下一句,让纪霆有点笑不出来。
&esp;&esp;“到时候,薛馆长肯定会让你跟那个郑家人比一比的,你做好心理准备。”
&esp;&esp;啊?
&esp;&esp;不至于吧。
&esp;&esp;他就参加一个私塾大比。
&esp;&esp;到底给多少人留下心理阴影了。
&esp;&esp;等冯长庆离开,纪霆听到身边长随青竹道:“小的打听回来了,说是各地题目送到县学之后,县学教谕会组织本县学业不错的考生,试着做几道题。”
&esp;&esp;“算是摸一下本县学子的水平。”
&esp;&esp;县学,约等于县教育局。
&esp;&esp;组织这样的摸查,倒是也很正常。
&esp;&esp;但薛馆长接着摸查,这样强行比较,只怕不行吧。
&esp;&esp;就连文夫子听说之后,都有些无奈:“听闻你们宜孟县学风极盛,这比我想象中还要看中考试。”
&esp;&esp;谁说不是呢。
&esp;&esp;纪家家学里,共有九个学生,五个男子,三个参加了私塾大比。
&esp;&esp;想来肯定会喊上纪家三兄弟。
&esp;&esp;剩下两个多半也会捎带上。
&esp;&esp;文夫子还在按部就班教学,教育局就要突击考试,着实让人头疼。
&esp;&esp;不过文夫子经历过的大风大浪多了,直接道:“各地县试,无非就是那
&esp;&esp;么点内容。”
&esp;&esp;“那是考秀才的题目,你们考过才是不正常的。”
&esp;&esp;“到时候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esp;&esp;突然要来的考试,让纪家家学气氛更加紧张。
&esp;&esp;再听说博学馆还特意找了个有天赋又勤奋的郑家学生过来,更让人诧异。
&esp;&esp;这就是木秀于林吗?
&esp;&esp;也是,三哥哥的天赋,就连自家人都有点嫉妒。
&esp;&esp;何况外面的人。
&esp;&esp;人人都想比过他。
&esp;&esp;一次私塾大比,就让无数人惦记。
&esp;&esp;没错,就算连纪家自己人,最近也反应过来了。
&esp;&esp;之前一家子和气,那是因为几个孩子水平相差不大。
&esp;&esp;现在不一样。
&esp;&esp;现在有一个格外突出,难免就会互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