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直到唐家带来京城的消息。
&esp;&esp;纪伯章是跟首辅吵架,从而被罢官的。
&esp;&esp;之前就说了,首辅门生故吏极多,还有点大家没提。
&esp;&esp;那就是,皇上都是首辅的学生。
&esp;&esp;得罪皇上的老师,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esp;&esp;故而到了现在八月份。
&esp;&esp;宜孟县各家琢磨出味,对纪家也开始不客气了。
&esp;&esp;这么一想,热热闹闹私塾大比,好像过去很久了?
&esp;&esp;纪霆摇摇头。
&esp;&esp;家学从九人变成七人,再变成五个人,难免影响大家心情。
&esp;&esp;可纪霆并不管那么多,直接铺开自己的计划表。
&esp;&esp;四书全本他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esp;&esp;其中解意也已经明白的七七八八,随便抽一道题,也都能答的差不多。
&esp;&esp;可这样远远不够。
&esp;&esp;他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行。
&esp;&esp;在进行四书最后的练习时,还要翻开五经看看。
&esp;&esp;科举考试,学生要通读五经,但精读只选两到三本即可。
&esp;&esp;所以等他四书最后的知识点收个尾,这边五经也要提上日程。
&esp;&esp;都已经八月份了。
&esp;&esp;距离明年的童试,还有六个月左右。
&esp;&esp;六个月的时间。
&esp;&esp;纪家还等得起。
&esp;&esp;不过即使纪家长辈们,努力粉饰太平。
&esp;&esp;小辈们还是能感受到压力。
&esp;&esp;尤其是偶尔出去买点笔墨纸砚,难免会碰到县里的学生。
&esp;&esp;大家所聊之事,也无非是哪家谁谁做官了,哪个学生写了好文章好诗词。
&esp;&esp;又或者是宜孟县六家的八卦。
&esp;&esp;纪家,一直是风口浪尖。
&esp;&esp;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esp;&esp;纪霆三兄弟正挑东西呢,就听到有人笑话道:“纪家?纪家真不行,就算纪霆再有天赋,那又如何?”
&esp;&esp;“那得罪的是首辅。”
&esp;&esp;“就算辛辛苦苦考上举人,到了会试,还是被刷下去的。”
&esp;&esp;“那纪家,算是完了?”
&esp;&esp;“可不就完了吗。”
&esp;&esp;这声音太过耳熟,不就是唐家四少爷吗?
&esp;&esp;那个私塾大比,纪霆的手下败将。
&esp;&esp;哦,他说的啊。
&esp;&esp;那没事了。
&esp;&esp;纪霆把手上的毛笔放下,那边听到动静,正好往屏风后看了一眼。
&esp;&esp;这,这是纪霆!
&esp;&esp;不怪这人认识他,主要是私塾大比上,纪霆风头最盛。
&esp;&esp;这宜孟县的学生多数都认识他,只是纪霆对这些人没什么印象罢了。
&esp;&esp;说别人坏话,正好被人抓包。
&esp;&esp;这人脸色一变,就听纪霆道:“哦?再说几句?”
&esp;&esp;“当朝首辅可是国之栋梁,还是当今天子的老师。”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