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1980巴山猎耕记 > 第182节(第2页)

第182节(第2页)

&esp;&esp;他当即回了屋子,找来镐子、大锤、錾子和石匠锤,就在那地方,顺着水脉刨挖。

&esp;&esp;这地方的石头,并不像石崖上的那样是坚硬无比的石灰石,而是山里比较常见的板岩,掏挖起来倒也不是特别难。

&esp;&esp;刚挖了没多久,忽然听到后边传来冯丽荣欣喜的叫声:“安哥,你猜猜我刚刚在山上,找到了啥子?”

&esp;&esp;陈安回头看去,见冯丽荣双手背在后面,快步朝着陈安走了上来。

&esp;&esp;“你让我啷个猜嘛!”陈安看着她这小女人的样子,摇头笑道。

&esp;&esp;冯丽荣倒也没有一直隐藏,到了陈安旁边,转手亮出已经干枯的细杆,细杆上有均匀的环节,节处有薄膜似的鳞片,上面尖稍的位置,有一些花序。

&esp;&esp;一看到这东西,陈安也欣喜地叫了出来:“天麻…这可是好东西哦!哪里找到的?”

&esp;&esp;见陈安一眼认出,冯丽荣也将藏在背后一块淡黄色长卵形的块茎拿了出来,有一個拳头大小。

&esp;&esp;这可是国家公布的三十四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古时候称之为赤箭。

&esp;&esp;看到这东西的时候,陈安眼睛一下子眯了起来。

&esp;&esp;别无其它,在这年头,这玩意的价格一直不菲,山里采挖回来的野生天麻,一等品价格达到三十七块钱,二等品三十三元,三等品三十元。

&esp;&esp;而所谓的一等品,是每公斤二十六个以内的天麻,二等品四十六个以内,三等品九十个以内。

&esp;&esp;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到了明年,天麻的价格,一下子长到了七十三块钱。

&esp;&esp;搞啥不是钱啊?

&esp;&esp;盘龙湾周边的山石疙瘩里,被风向阳,又足够潮湿,那些别人看不上眼的山石旮旯,就是种天麻的好地方。

&esp;&esp;只是,这玩意儿种植起来挺麻烦,一下子弄不来那么多种子。

&esp;&esp;关键是,明年雨水…搞不好种下去,等上一年,到时候也是一场空。

&esp;&esp;陈安只得暂时压下自己的想法。

&esp;&esp;这个冬天撵山,到了明年,春季不打猎,夏季到入秋,又几乎都是雨,倒是可以在天晴时进山,多准备一些种子和小的块茎拿回来进行种植。

&esp;&esp;至少在九零年以前,这价格一直在不停地往上涨,到了八八年,甚至达到了近两百块钱一公斤的程度。

&esp;&esp;只能是以后慢慢积攒,慢慢扩大。

&esp;&esp;山里产天麻,但只要是山里撵山、采药的人都清楚,天麻的价格很高,只要过了五月份,就有不少人抽空进山找天麻。

&esp;&esp;跟着李豆花学采药的那段时间,半年的时间里,他也不过就是在山里见到过五窝,太稀少了。

&esp;&esp;更多的时候像是在碰运气。

&esp;&esp;他将冯丽荣手中的那根茎秆接了过来,将花序搓开,里面并没有天麻种子,这玩意儿,授粉艰难,很难形成饱满的种子。

&esp;&esp;“就在山梁顺着往下,临近河沟边的石头缝隙里…”

&esp;&esp;冯丽荣有些古怪地看着陈安,见他脸色忽喜忽忧,弄得有些莫名其妙:“啷个了?”

&esp;&esp;“你这运气不错!”

&esp;&esp;陈安笑道:“这东西值钱…领我去看看!”

&esp;&esp;冯丽荣只是把大的那个天麻拿了回来,陈安相信,在这个窝子里,应该能有不少米麻。

&esp;&esp;米麻是天麻生长过程中分生出来的个体较小的天麻块茎,一两克大小的样子,主要就是用来繁殖。

&esp;&esp;冯丽荣点点头,领头前行。

&esp;&esp;陈安则是提了镐子跟上。

&esp;&esp;数分钟后,冯丽荣领着陈安顺着山梁一直往下,走到距离河边二十多米的半坡上。

&esp;&esp;大概是水份充足的原因,这一片林木茂盛,期间夹杂着不少山石,但大都被杂草、青苔和藤蔓掩盖着,山石缝隙中,堆积着厚厚的枯枝烂叶,不少都已经孵化成泥了,踩上去会馅脚,很是蓬松。

&esp;&esp;当然,在里边走,也得小心,一个不注意,脚就落到石头缝隙里去了,免不了磕碰和扭伤。

&esp;&esp;而且,这样的地方,往往也是蛇虫鼠蚁喜欢的地方。

&esp;&esp;这也就是入冬了,不然,藤蔓杂草间的山石缝隙里,可是藏蛇的好地方,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被咬。

&esp;&esp;冯丽荣径直领着陈安到了刨挖天麻的地方,到那里一看就知道,冯丽荣根本就是掀开石头,几下扒拉,都没有动用任何工具,就将这天麻轻松取了出来。

&esp;&esp;他很快就看到了被冯丽荣扔掉的,连接着天麻的那一段茎秆,果然看到基部,密密麻麻地长着二十多个米麻,当即小心地捡拾起来,顺便扒拉了一下冯丽荣刨挖过的泥土,又在里面找出几个米麻。

&esp;&esp;“你要这些东西干啥子?”冯丽荣不解地问。

&esp;&esp;山里人不懂栽培这些东西,前面三四年才刚开始研究野生天麻变家种的试种取得成功,但技术出于初级阶段,产量不高,而且相当不稳,更多的是一些公社在尝试进行。

&esp;&esp;冯丽荣自然也没接触过这些。

&esp;&esp;但是到了后面,山里弄天麻种植人就不少了,而且为了种植天麻,没少在山里砍树伐木用来当做菌材,不少人因此惹上大麻烦。

&esp;&esp;陈安却是知道这些常规的操作技术。

&esp;&esp;天麻没有叶子,没办法进行光合作用,靠的是伴生的蜜环菌来吸收营养。

&esp;&esp;而所谓的蜜环菌,其实就是一种在夏秋季节,生在一些阔叶树、松树的根部的菌类,那些倒掉的树木、被砍伐后的树桩、腐木上,经常能看到。这也正是为了栽培天麻,一些硬木树比如青杠树被大量砍伐的原因,当然,这其中还有大部分是养木耳、烧木炭被砍伐了。

&esp;&esp;“拿回去栽种…你看上面分生出来的,全都是小天麻,栽培好了,到明年就会变成好几窝,是可以拿来当种子用的。”陈安简单解释。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