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种事情,李豆花曾给陈安说过,他在山里的石窟中也看到过盘腿而坐的枯骨。
&esp;&esp;陈安自己还听闻过别处有僧人在石窟里闭关,死后身体不腐不烂的,事情被信徒知道,奉为金身,认为成佛了,还专门筹资将石窟改造成庙宇的事情。
&esp;&esp;这个洞穴说不定就是个僧人深山修行闭关的地方。
&esp;&esp;见状,都准备离开的陈安,略微想了想,还是觉得看一看也不吃亏。
&esp;&esp;他目光再次看向那石洞,小心地走过去,这才发现,洞口其实也被封堵过,只是最顶上的石块滑落了,露出了这个小洞口。而那些石头又被大雪覆盖了,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esp;&esp;他扒拉掉几块石头,将洞口扩大些,偏着脑袋朝洞穴里面看了下,里面黑乎乎的,完全看不清楚,但能感觉出,里面空间在进去一小段后,宽敞了不少。
&esp;&esp;陈安心有疑惑,但没有立刻钻进去,而是先从雪地里接连捡起几块石头扔了进去。
&esp;&esp;石头在里面骨碌碌滚动几下,很快就没了声响,也没有别的动静。
&esp;&esp;确定里面没有问题后,他这才从背包里取出手电,朝着里面照射。
&esp;&esp;石窟里面空间其实也不大,也就十数平米的样子,地上,他看到几块零散的小骨头,还有一些碎渣,似乎被简单打理过。
&esp;&esp;可以肯定,外面的枯骨是被人为从里面清理出去的。
&esp;&esp;“难道…又要发一笔小财?”
&esp;&esp;陈安蹲着钻进石窟,里面并不深,左边崖壁上有沁出的水侵蚀出的灰白纹路,水滴落下,在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水洼,装着满满的水。
&esp;&esp;水滴落入其中,滴答作响。
&esp;&esp;在最里面的位置,居然用木头搭着有两张简易木床,上面还摆放着用油布包裹捆绑着的被褥,另外就是一个木箱和放在上面的一个铁鼎罐,还有十数个酒瓶子。
&esp;&esp;最让陈安在意的是,地上居然还有几个弹壳,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所用的七点六二毫米子弹。
&esp;&esp;能玩这种枪的,可不是一般人。
&esp;&esp;蜀地管控严格,陈安所用的双管猎枪就是顶配了,能用上五六半的,也就只有公社武装部和县城那些有路子的人。
&esp;&esp;不过,在陕西那边,属于北方了,用五六半的人,就稍微常见些,还有那些酒瓶子,也大多是陕西那边产的…
&esp;&esp;是从那边过来的人吗?
&esp;&esp;来这里又是干什么?
&esp;&esp;陈安揭开木箱子,发现里面放着的是两套水衣和水靴,还有装作料的罐子和半袋白面。
&esp;&esp;油纸包着的被褥也被陈安打开,被褥崭新,质量上乘,里面啥都没有。
&esp;&esp;这绝对不是普通山民临时住的地方,看样子已经好几天没人来过了。
&esp;&esp;如果是山里人,离开以后,这些东西肯定会带走,绝对不会落下。
&esp;&esp;陈安估摸着,这些人十有八九还会回来,不然也不会将这些东西包裹得那么好。
&esp;&esp;陈安想不明白,直觉上,住在这石窟里的人肯定不会普通,而且胆子也是真大。
&esp;&esp;他神色变得凝重,又在石窟的旮旯里四处看看,没有发现任何更有价值的东西,于是将那些东西恢复原样,从石窟里钻了出来。
&esp;&esp;收获颇丰
&esp;&esp;油渣这个东西,对于三十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它是提炼过猪油后剩下的东西。
&esp;&esp;说简单点就是炸得干枯的肥肉。
&esp;&esp;现在说起这东西都感觉很腻,可在亏肉的年代,它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esp;&esp;猪油炒菜很香,油渣更不能浪费。
&esp;&esp;最好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将刚出锅的油渣撒上一点椒盐趁热吃,又香又脆。
&esp;&esp;作为山里的撵山、采药的人,猪油和油渣更是不能缺少,也相当难得。
&esp;&esp;也就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安所到的地方,几乎都是能一天一个来回的地方,除了带点干粮,早饭、晚饭都在家里解决。
&esp;&esp;事实上,山里的撵山人到了冬季,一般是四五人一起进山,为了收获,时间短则七八天,长则大半个月,甚至一個多月。
&esp;&esp;一起去的人里面就会安排有专门负责背给养和做饭的人。
&esp;&esp;出发前,就会多炼些猪油,然后用猪油掺着油渣炒几大罐咸菜和辣椒,剩下的猪油带上,再准备一些火烧馍或是苞米面之类的东西。
&esp;&esp;在打到猎物之前,这些主要就是冬季撵山人的口粮。
&esp;&esp;猪油遇冷,很快就能凝结,好保存不易洒,关键是猪油的热量大,吃了猪油做的饭菜,很快就能补充消耗掉的体能。
&esp;&esp;米仓山北面有秦岭阻挡,但并不是说米仓山的冬天就不冷,经常能看到冷气顺着山脊,如同流动的云彩一样倾泻下来。山里一样是冰天雪地,而且比山外还要低十多度。
&esp;&esp;到了后世,城里人进山是休闲旅游,从这个山口进再从那个山口出来,这叫穿越。
&esp;&esp;一群男男女女吃饱喝足宿营野外,有高山专用气罐、防风帐篷、防潮睡垫,保暖睡袋,设备齐全得像特种兵,时不时男女还能来个“混帐”。
&esp;&esp;可这年头的撵山人,哪有这些高级玩意,只有火!
&esp;&esp;撵山人进山,在山里面穿行,不是为了游玩猎奇,所以除了必要的装备,他们不会带任何多余的东西。
&esp;&esp;爬过山的人都知道,走到最后恨不得扔掉所有的东西空手前行。
&esp;&esp;更何况撵山人越到后面,背负的东西就会越多,因为猎获要带着一起走啊!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