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所以镇西王说的放过自己?甚至和自己做朋友?
&esp;&esp;这可能吗?
&esp;&esp;就算是镇西王答应,怀宁王答应吗?其他藩王答应吗?
&esp;&esp;所以这已经是死仇了。
&esp;&esp;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答应和解?自己脑子又没进水。
&esp;&esp;而镇西王所言,却让许清宵更加感到反感。
&esp;&esp;此时,所有百姓看着镇西王来到许清宵面前,不知道在窃窃私语什么东西。
&esp;&esp;一时之间,百姓有些莫名慌张了,他们害怕许清宵被威胁,也害怕许清宵被镇西王说动了。
&esp;&esp;他们无论如何是支持许清宵的,只要许清宵是为了百姓。
&esp;&esp;这群番商在大魏为非作歹,许清宵严惩他们,百姓们看在眼里,他们很兴奋,也很喜悦,这是为民除害。
&esp;&esp;至于增加税收,他们更是拍手叫好。
&esp;&esp;毕竟这些番商做生意不交税,相当于白吃白喝大魏,可如今许清宵下令,让他们缴纳四成税收,他们自然无比满意。
&esp;&esp;银两虽然不给他们,但却给了国库,而国库有了钱,自然会造福大魏百姓。
&esp;&esp;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的。
&esp;&esp;刑部堂外。
&esp;&esp;许清宵感受着百姓的目光,他再看向镇西王,语气极度平静道。
&esp;&esp;“王爷。”
&esp;&esp;“许某敬重你的身份,但方才的话,王爷不要再说第二遍了。”
&esp;&esp;“许某今日惩戒这帮商人,就是因为百姓,在许某心中,许某是大魏的臣子,那么许某就一定会保护好每一位百姓。”
&esp;&esp;“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百人,一万人,只要是大魏的百姓,受了冤屈,许某就一定会挺身而出。”
&esp;&esp;“王爷,您说,不要为了这些百姓闹得太僵。”
&esp;&esp;“许某今日就郑重告诉王爷,也算是许某告诉天下人。”
&esp;&esp;“在许某心中,百姓重于禅山。”
&esp;&esp;许清宵认真无比道,他并非突然感慨,也并非装模作样,而是表明自己的心态。
&esp;&esp;他知道,随着方才陛下的旨意落下后,天下人都会以为,他许清宵能如此嚣张,做事不畏强权,是因为背后站着一位女帝。
&esp;&esp;可他们都想错了。
&esp;&esp;他许清宵之所以敢如此嚣张行事,不畏强权,大儒也好,尚书也罢,郡王等等,他许清宵敢这般,不是因为女帝。
&esp;&esp;而是百姓。
&esp;&esp;天下百姓。
&esp;&esp;随着这么多事情的发生,许清宵逐渐明白了很多道理。
&esp;&esp;得民心者得天下。
&esp;&esp;帝王,需得民心。
&esp;&esp;官员,也需得民心。
&esp;&esp;若不得民心,事事不顺。
&esp;&esp;若得民心,万事如意。
&esp;&esp;许清宵这一番话,并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再阐述道理一般。
&esp;&esp;可这一番话,在百姓耳中,却显得与众不同。
&esp;&esp;没有激昂,没有热血,可这是许清宵的肺腑之言,百姓们都听懂了。
&esp;&esp;简单明了,也是真理。
&esp;&esp;此时,镇西王脸色难看至极,他卑微到这个程度,却没想到许清宵依旧不给他半分面子。
&esp;&esp;而且直接公开自己的言语,借百姓之意,来攻击自己。
&esp;&esp;让自己如何不恼?
&esp;&esp;这一刻,镇西王也不伪装了,既然许清宵根本就没有谈的意思,镇西王也不废话,直接开口讥讽道。
&esp;&esp;“许清宵,你一口一口为百姓,可本王想问一问,你那件事情当真是为了百姓?”
&esp;&esp;“你怒怼大儒,说是为百姓伸冤,可本王却知道,是你属下行凶再先,你虽好声好气找严儒致歉,可行凶就是行凶,严儒拒绝,也属正常,可你却仗着自己的才华,羞辱我大魏的大儒,这就是你说的为了百姓?”
&esp;&esp;“你大闹刑部,说是为你属下伸冤,认为刑部不公?可本王也知道,你进刑部,尚书张靖担心你刚刚入内,做事不分轻重,所以故意让你无所事事一些日子,想要磨砺你的耐性,可你借题发挥,仗刑大魏官员,这就是你说的为了百姓?”
&esp;&esp;“你怒斩郡王,说是怀平郡王贪墨赈灾银,可本王还知道,怀平郡王之前与你有仇,他当着陈心大儒面前,以势压你,让你损了颜面,所以你怀恨在心,并且于刑部当中,你胡作非为,怀平郡王出手相助,你更加记恨于他,最终请来圣意,将他诛杀,这也是你口中的为了百姓?”
&esp;&esp;“许清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