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十国,有备而来啊。”
&esp;&esp;过了一会,陈正儒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寂静。
&esp;&esp;此话一说,众人更加沉默。
&esp;&esp;因为太平诗会,是天下三大诗会之一,也是大魏主持的诗会,往年来基本上第一天十佳才子,有七位都是大魏才子。
&esp;&esp;甚至有几次十个全是大魏才子。
&esp;&esp;可今年却只有三位,甚至这排名第一,他们还略微偏袒一二,有人的文才不弱于他,足可以并列第一,但他们还是偏向大魏,如若第一被十国其他才子给夺走了。
&esp;&esp;那岂不是成了笑话?
&esp;&esp;“不奢求明日有什么好成绩,只希望第一还是我大魏之人,否则的话,就麻烦了。”
&esp;&esp;有人开口,是四大书院的院长,神色略显沉重。
&esp;&esp;“莫要悲观,即便明日失利,我大魏还没有派出星云出场,若他出场,定能冠盖群雄。”
&esp;&esp;孙静安开口,丝毫不在意,认为众人有些想多了。
&esp;&esp;“但愿如此。”
&esp;&esp;“只是许清宵为何不来参加?”
&esp;&esp;对方点了点头,但也好奇,许清宵为何不来参加。
&esp;&esp;“哼,民间有传言,他瞧不上太平诗会,此等之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esp;&esp;孙静安冷笑道。
&esp;&esp;此言一说,陈正儒不由皱眉。
&esp;&esp;“孙儒,这只是民间流传罢了,守仁虽有些傲气,但不至于这般,身为大儒,应懂得谣言止于智者。”
&esp;&esp;陈正儒略显不悦。
&esp;&esp;“是否谣言,还不一定。”
&esp;&esp;“当然,或许也有一个可能。”
&esp;&esp;“他知晓星云也会来参加,所以不敢争锋罢了。”
&esp;&esp;孙静安则冷漠开口。
&esp;&esp;说到此处,他直接离开,丝毫不给陈正儒面子。
&esp;&esp;陈正儒没有理会,而众人也不多说,纷纷离开。
&esp;&esp;数个时辰后。
&esp;&esp;离阳宫的太平诗会,已经成为了大魏第一话题了。
&esp;&esp;所有参加过的百姓,将太平诗会赞到极致。
&esp;&esp;更是引来无数人向往。
&esp;&esp;但有一些声音,也随之出现。
&esp;&esp;是十国才子的声音。
&esp;&esp;“昨日盛会,李兄诗词,明显不亚于赵安之,可大魏文宫为了颜面,偏袒赵安之,这第一有名无实。”
&esp;&esp;“虽能理解大魏文宫之举,可这是诗会,应当以诗词为主,为其面子,故意打压李兄,当真是令人厌恶。”
&esp;&esp;“我辈读书人,应当实事求是,为了这面子,大魏文宫有些不要脸了。”
&esp;&esp;不大不小的声音在京都传开,十国才子并不满意大魏文宫的行为,毕竟他们更加认为李鹏的诗词,胜过赵安之。
&esp;&esp;可却屈尊第二,令他们十分不服。
&esp;&esp;只是这毕竟是第一日,十国才子也能理解,这番话与朋友之间发发牢骚也就没什么。
&esp;&esp;但或许是因为没有注意旁人,引来一些大魏文人注意,当下发生许多争执。
&esp;&esp;甚至更是有文人相互对骂,惹来一些关注,后来刑部出面,进行调解,也就将此事按下作罢。
&esp;&esp;不可否认的是一点。
&esp;&esp;十国才子很不服气。
&esp;&esp;直至今日酉时。
&esp;&esp;太平诗会第二日开始。
&esp;&esp;如昨日一般,先是奏乐舞曲,而后出题作诗,每一个时辰都有相应安排,显得热闹无比。
&esp;&esp;十国才子虽有不满,但在盛会之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
&esp;&esp;戌时。
&esp;&esp;所有诗词已经收集,以大魏文宫几位大儒为主,四大书院院长为辅,众人也在审阅诗词,而后进行排名划分。
&esp;&esp;但今日,又遇到与昨日一模一样的情况。
&esp;&esp;第一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