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怎么说?”
&esp;&esp;许清宵依旧很平静。
&esp;&esp;而陈正儒倒也开门见山,直接开口道。
&esp;&esp;“今日,文宫蓬儒召集数百位大儒于朝圣殿聚集。”
&esp;&esp;“让严磊根据你的大魏文报,打造了一份大魏文圣报,并且污蔑你的大魏文报抄袭文宫的昭文告示。”
&esp;&esp;“打算明日去朝堂之上做两件事情。”
&esp;&esp;“其一,请求封禁大魏文报,严磊认为你的大魏文报,妄议朝政之事,于国而不利。”
&esp;&esp;“其二,若陛下不允,则要求你不可再用大魏文报四字。”
&esp;&esp;陈正儒三言两语将文宫的事情说出来。
&esp;&esp;而许清宵再听完这番话后,却不由瞬间皱起眉来了。
&esp;&esp;他没有愤怒,反而是一种好奇,眼神之中满是好奇。
&esp;&esp;许清宵知道大魏文宫肯定不会放过这块肥肉的,自己搞了一个大魏文报,大魏文宫也一定会搞出一个相似的东西。
&esp;&esp;因为大魏文宫先天就坐拥无数忠实用户,天下的读书人。
&esp;&esp;并且自己要花银子买下书店,通过书店贩卖大魏文报。
&esp;&esp;而大魏文宫不需要,天下书院都要听大魏文宫的话,光是这个环节,大魏文宫就可以省下一笔开支。
&esp;&esp;用来与自己打价格战。
&esp;&esp;可没想到大魏文宫竟然这么做?
&esp;&esp;这有些不合理啊?
&esp;&esp;大魏文宫即便是再仇视自己,也不可能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这样做只会让天下百姓厌恶大魏文宫。
&esp;&esp;这很不合理。
&esp;&esp;许清宵皱眉。
&esp;&esp;而陈正儒继续开口道。
&esp;&esp;“你是否认为,大魏文宫这般做法,有些不合常理?”
&esp;&esp;陈正儒问道。
&esp;&esp;“恩,的确不合常理,哪怕严磊已经被我废掉儒位,可毕竟严磊身后的蓬儒,代表着还是朱圣一脉。”
&esp;&esp;“这般行为,只会让天下百姓感到厌恶,不过却可以调控读书人的情绪。”
&esp;&esp;“但他们本来就可以这般做,为何要节外生枝?”
&esp;&esp;许清宵给予回答。
&esp;&esp;明明直接搞一份文报即可,完全不需要特意来恶心自己,这样做肯定是有其他目的的。
&esp;&esp;干嘛要节外生枝?
&esp;&esp;你说恨吧?的确恨意无穷,但到了这个层次的人,都能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
&esp;&esp;举个例子,假设杀了自己,蓬儒就可以成为圣人,那蓬儒想尽一切办法都会杀了自己。
&esp;&esp;因为利益太大了。
&esp;&esp;可若是杀了自己,并不能成为圣人,哪怕蓬儒再恨自己,也不会用这种手段,因为一旦自己死了,他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esp;&esp;这就是一个利益问题。
&esp;&esp;大儒也好。
&esp;&esp;皇帝也罢。
&esp;&esp;六部尚书,武将一脉,各地藩王,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围绕利益去做事。
&esp;&esp;怀宁亲王不恨自己吗?他恨!
&esp;&esp;他不希望自己死吗?他想!
&esp;&esp;可问题是,他不能直接出手杀自己,否则倒霉的反而会是他,并且对他来说,只有坏处没有什么好处。
&esp;&esp;除非他已经预料到,自己不死得话,他就造不了反。
&esp;&esp;不然得话,不管如何,他都不会出手杀自己。
&esp;&esp;“老夫也沉思了许久,但始终找不到一个答案。”
&esp;&esp;“目前唯一能知道的是,严磊现在就是一枚棋子,无论用任何手段,都会来挤兑你的大魏文报。”
&esp;&esp;“至于文宫到底是什么目的,暂时还不清楚。”
&esp;&esp;“不过守任,你可要多加注意啊。”
&esp;&esp;陈正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让许清宵多加注意。
&esp;&esp;“恩。”
&esp;&esp;许清宵明白陈正儒所言,不管文宫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至少目前能得知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