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九月十日。
&esp;&esp;卯时。
&esp;&esp;依旧是早朝。
&esp;&esp;大殿上。
&esp;&esp;百官入殿。
&esp;&esp;依旧是常规的讨论国家大事。
&esp;&esp;一个时辰后。
&esp;&esp;待国事讨论完毕,大魏文宫的人,依旧是第一个出来说话了。
&esp;&esp;禀告陛下,大魏文宫已将昭文告示改为大魏文圣报,向天下读书人以及百姓发售。
&esp;&esp;同时继续弹劾大魏文报,认为大魏文报是抄袭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
&esp;&esp;请求陛下,剥夺大魏文报之称,还于大魏文宫。
&esp;&esp;此话一说,兵部尚书周严第一时间出列大骂其厚颜无耻。
&esp;&esp;然而文宫大儒可没有恼怒,反倒是有理有据地解释和争论。
&esp;&esp;到最后四部尚书站出来与其争论,甚至武官一脉也纷纷加入战场,怒斥对方的无耻。
&esp;&esp;可问题是,骂得过大儒吗?
&esp;&esp;朝堂上。
&esp;&esp;信阳侯大声质问。
&esp;&esp;“许清宵连去都没有去过几次大魏文宫,怎可能抄袭你们的东西?”
&esp;&esp;“前些日子许清宵不就去了吗?”
&esp;&esp;“而且昭文告示,又不是说去了才知道,天下读书人都知晓。”
&esp;&esp;“他许清宵聪慧是聪慧,这一点老夫承认,也正是因为他的聪慧,才会将此物改成大魏文报。”
&esp;&esp;“请陛下做主!收回大魏文报之名,还于我大魏文宫。”
&esp;&esp;后者开口,他名为张宁,乃是朱圣一脉大儒,年过花甲,满头白发,淡然平静。
&esp;&esp;“狗贼无耻。”
&esp;&esp;“当真是文人之耻。”
&esp;&esp;“许守仁辛辛苦苦创办大魏文报,在你们口中却成了抄袭之物?尔等大儒,当真没有了廉耻之心吗?”
&esp;&esp;众人大骂,可后者根本不在乎,平静的很。
&esp;&esp;“陛下,再者许清宵何德何能,用大魏而称?又以文报而论?”
&esp;&esp;“于公,他抄我文宫之物,于私,他配不上这般之称,还望陛下明鉴。”
&esp;&esp;张宁之声再次响起。
&esp;&esp;他在这里争论了一个时辰,不管是谁辱骂他,他都没有半点怒意,而是不急不躁地请示女帝。
&esp;&esp;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满朝文武是被这个人给恶心到了。
&esp;&esp;“陛下!我等认为,张宁所言,完全是无稽之谈,还望陛下明鉴!”
&esp;&esp;“是啊,还望陛下明鉴!”
&esp;&esp;众人开口。
&esp;&esp;他们不想吵了,这实在是太气人了。
&esp;&esp;可就在此时,女帝的声音响起了。
&esp;&esp;“许守仁乃大魏户部侍郎,自有资格冠以大魏二字,他身为大儒,也有资格以文报而称!”
&esp;&esp;“至于抄袭之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荒谬之言。”
&esp;&esp;“朕,允大魏文宫创建新报,但需好好三思其名。”
&esp;&esp;女帝开口了。
&esp;&esp;她一番话,也算是表态。
&esp;&esp;身为女帝,她不能把话说的太难听。
&esp;&esp;但能说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很生气了。
&esp;&esp;不过她也答应大魏文宫创办新报,只是这个名字还是要改一改。
&esp;&esp;大魏文圣报?纯粹就是恶心许清宵。
&esp;&esp;她看得出来,自然也要打压打压了。
&esp;&esp;此话一说,张宁依旧显得平静,没有说话,但也没有否决。
&esp;&esp;可就在此时,陈正儒开口了。
&esp;&esp;他站了出来,将许清宵三个条件说出,不过并没有说这是许清宵的条件,而是说成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