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大魏京都。
&esp;&esp;卯时。
&esp;&esp;天刚刚亮起,整个大魏京都早已经热闹起来了。
&esp;&esp;各大书院门外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esp;&esp;大部分是读书人,但也有不少的百姓。
&esp;&esp;自从大魏文报的出现,打破了大魏京都一成不变的生活。
&esp;&esp;人们都期待第二期的大魏文报。
&esp;&esp;然而第二期的大魏文报还要等一天。
&esp;&esp;不过这个大魏文圣报,却引来了整个京都百姓的好奇。
&esp;&esp;毕竟有大魏文报在先,大家自然期待第二期了。
&esp;&esp;同类型的东西,并不会引来百姓们的反感。
&esp;&esp;只是随着有人将大魏文圣报的事情说出之后,百姓们这才开始破口大骂。
&esp;&esp;京都百姓都知道,这大魏文报乃是许清宵一手创办而出,然而却不曾想到,从大魏文宫嘴巴里居然变成了是许清宵抄袭大魏文宫的想法?
&esp;&esp;这也就算了,最让百姓恶心的是,文宫大儒更是要求许清宵将大魏文报还给大魏文宫。
&esp;&esp;这还真是令人发指。
&esp;&esp;见过不要脸的,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不要脸之人。
&esp;&esp;一时之间,百姓怒骂不已,可当文宫读书人宣传大魏文圣报时,很多事情就变了。
&esp;&esp;不少读书人奔走相告,告知天下人,大魏文圣报与大魏文报不同的是,大魏文圣报不仅仅有天下国事,更主要的是,大魏文宫的大儒们也会写下自己感悟之言。
&esp;&esp;这话一说,怎么可能不吸引天下读书人?还有百姓?
&esp;&esp;虽然支持归支持许清宵,可问题是谁家谁户没有个孩子啊?
&esp;&esp;大儒感悟,这东西外面买都买不到啊,自然而然为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强忍恶心。
&esp;&esp;所以卯时刚刚一过。
&esp;&esp;各大书院已经是热火朝天了。
&esp;&esp;读书人也好,百姓也罢,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排队购买。
&esp;&esp;第一期也是二十文一份,并没有直接降价。
&esp;&esp;并且大魏文圣报做好了很多准备,譬如说印刷这一块,至少比大魏文报准备充足了很多。
&esp;&esp;有前车之鉴,自然不会犯错。
&esp;&esp;只是当众人买到大魏文生报时,许多人脸色不由一变。
&esp;&esp;许清宵的大魏文报,头版头条内容是‘六部尚书’之事。
&esp;&esp;然而大魏文宫的大魏文圣报,头版头条内容是‘稚童狂妄’。
&esp;&esp;光是看这一个标题,京都百姓与读书人都愣住了。
&esp;&esp;谁不知道大魏文宫和许清宵有仇啊?
&esp;&esp;而且这个稚童狂妄,摆明了就是羞辱许清宵啊。
&esp;&esp;大魏文宫把许清宵形容成稚童,这还真是骑在许清宵脸上大骂许清宵。
&esp;&esp;人们顿时就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大魏文宫这一次是摆明了要与许清宵争到底。
&esp;&esp;这场斗争肯定会分出胜负。
&esp;&esp;不过观看其内容,国家大事还好说一点,许多人的目光,直接落在了‘文宫儒谈’上面。
&esp;&esp;这才是大家想要看的内容。
&esp;&esp;一位大儒的心得。
&esp;&esp;而这位大儒,便是昨日在朝堂之上各种启奏的张宁。
&esp;&esp;并且题目就叫做‘稚童狂妄’。
&esp;&esp;张宁的感悟倒也简单,开篇就是围绕品性。
&esp;&esp;敬重圣人,乃为读书人之根本,如眼中无圣则枉为读书人。
&esp;&esp;前面半篇说的头头是道,认认真真的谈论这些感悟,让人颇有收获。
&esp;&esp;但后半篇就不一样了。
&esp;&esp;后半篇,张宁举了一个例子,曾经他去拜访好友,而这个好友正在教书。
&esp;&esp;有两个孩童,一个尊敬长辈,尊敬圣人,但资质一般般,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
&esp;&esp;一个则目中无人,狂妄无比,但资质极好,十分聪慧,家中富裕,穿金戴银。
&esp;&esp;当时张宁的朋友询问他,这两个孩子你觉得谁未来能成为大才?
&esp;&esp;张宁直接回答,穷苦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