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go--大魏京都。
&esp;&esp;怀宁亲王倒抽一口冷气。
&esp;&esp;他实实在在没有想到,许清宵竟然如此疯狂。
&esp;&esp;杀降?
&esp;&esp;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esp;&esp;除非是真正的北伐,不然的话,怎么也不可能杀降啊。
&esp;&esp;这些异族国只能说不尊重大魏,给点教训就行了,既然投降大魏就应当同意,然后再慢慢处罚,比如说赔偿银子赔偿抚恤金等等。
&esp;&esp;哪怕是说抽干蕃国都行。
&esp;&esp;可杀降,这是大忌啊。
&esp;&esp;尤其是行兵作战,一旦你杀降了,以后就不会有人投降,横竖都是死,为何不死的光荣一点?
&esp;&esp;当然也有好处,好处就是,不敢跟你打,提前投降,这样或许能逃过一劫。
&esp;&esp;“这个许清宵,当真狠啊。”
&esp;&esp;怀宁亲王深吸一口气,他的心情难以平复。
&esp;&esp;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太大了。
&esp;&esp;许清宵这次杀降,极有可能会引来巨大的影响,要背负天下骂名。
&esp;&esp;自太祖皇帝杀过降之后,大魏就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尤其是大魏出了一位圣人,对兵家也进行了一番讲解。
&esp;&esp;大致意思就是,不可杀降,会遭天谴之类的话。
&esp;&esp;所以天下读书人都抗拒杀降。
&esp;&esp;意思很简单,虽然打仗了,两国交战,可既然投降了,就必须要有一点君子风范,将士们是无辜的,百姓们也是无辜的。
&esp;&esp;只要将主要人抓起来,严惩不贷即可。
&esp;&esp;杀降就是造就无辜伤亡。
&esp;&esp;天理不容。
&esp;&esp;许清宵这样做,几乎是要将自己置于死地啊。
&esp;&esp;天下读书人还不得骂死他?大魏文宫若是得知这个消息,只怕要鸣炮奏乐了。
&esp;&esp;“许清宵!你太狂了。”
&esp;&esp;怀宁亲王长长吐出一口气,许清宵这般做,对他来说有好有怀。
&esp;&esp;好处就是,许清宵背负天下骂名,可以乘机发难,譬如说藩王造反,完全可以有理由进京勤王,就说朝中有奸臣。
&esp;&esp;坏处就是,许清宵在军中威望,将会直接拔高,原因无他,军人就喜欢这种热血的高层。
&esp;&esp;优柔寡断,对军人来说一点都不讨喜,如若真这般,说不定真能依靠个人的威望,折服所有军人。
&esp;&esp;但至少现在来说,对自己是有天大的好处。
&esp;&esp;“来人!”
&esp;&esp;“将这个消息,告知大魏文宫。”
&esp;&esp;怀宁亲王开口,如此说道,这个消息自然要第一时间告诉大魏文宫,让大魏文宫去针对许清宵,而自己则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其他事情了。
&esp;&esp;“遵命!”
&esp;&esp;有人出声,大声回答。
&esp;&esp;而与此同时。
&esp;&esp;大魏京都。
&esp;&esp;文华殿内。
&esp;&esp;当信使传来战报,整个大殿所有人再一次愣住了。
&esp;&esp;“你说什么?”
&esp;&esp;“信武侯杀降十七万?”
&esp;&esp;“蕃国皇室一脉,文武百官全杀了?”
&esp;&esp;当陈正儒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如遭雷劈一般。
&esp;&esp;不受降没有话说,把蕃国君王杀一遍也就算了,可杀降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
&esp;&esp;“回陈尚书,是!”
&esp;&esp;信使低着头,给予肯定回答。
&esp;&esp;“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