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大魏文宫。
&esp;&esp;自己杀降屠城。
&esp;&esp;大魏文宫前段时间骂声惨烈,可现在却出乎意料的安静,这绝对不是大魏文宫怕了自己,也不是大魏文宫胆怯。
&esp;&esp;如果大魏文宫胆怯的话,一开始就不会跟自己斗。
&esp;&esp;“陛下,您的意思是说?朱圣一脉,还想要对付臣?”
&esp;&esp;许清宵问了一句废话。
&esp;&esp;女帝没有回答,而是询问许清宵。
&esp;&esp;“蓬儒自愿入狱,你不觉得此事有蹊跷吗?”
&esp;&esp;她如此说道。
&esp;&esp;“的确有蹊跷,即便当时臣手握大权,可蓬儒乃是天地大儒,如若他真的反抗,臣敢杀儒,但还真不敢杀一位天地大儒。”
&esp;&esp;许清宵点了点头,他皱着眉头。
&esp;&esp;的确,当初文宫闹事,自己让陈正儒处理,陈正儒是当朝丞相,也是文宫大儒,真磨刀霍霍砍张宁,那又如何?
&esp;&esp;杀一尊大儒,大魏扛得起。
&esp;&esp;但杀一位天地大儒,大魏顶不住,陈正儒也不敢杀。
&esp;&esp;那么蓬儒完全可以继续僵持。
&esp;&esp;可偏偏蓬儒选择老老实实进大牢。
&esp;&esp;当时许清宵第一反应就是,蓬儒想要继续造势,自己进入天牢,如若战败,他就可以借题发挥。
&esp;&esp;如若自己战胜了,那也可以找自己一点麻烦。
&esp;&esp;毕竟那个时候太忙了,哪里有时间去管他啊,所以就没有多想。
&esp;&esp;现在回过头仔细想想,的确有猫腻啊。
&esp;&esp;“朕想了许久,蓬儒若是想要找你麻烦,如果单单只是拿杀降屠城做文章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esp;&esp;“因为此战你赢了,只要仗打赢了,天下人就没什么好说的,至于大魏国内,朕封侯,尊心学,也是为了削减屠城所带来的影响。”
&esp;&esp;“可蓬儒,必然还有其他手段等着你,他冒着入狱的风险,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esp;&esp;“许爱卿,这件事情,你不可不防,做好最坏的打算。”
&esp;&esp;“不过你放心,朕一定会支持你。”
&esp;&esp;女帝开口,她也想不明白,蓬儒到底会用什么手段,来找许清宵麻烦。
&esp;&esp;毕竟仗都打赢了,大魏百姓无条件支持许清宵,朝中上下也是支持许清宵的。
&esp;&esp;即便是读书人骂的再凶,可事实摆在眼前,屠十城而换来大魏鼎盛,这完全说得过去,仁不仁道是一回事,国家发展又是一回事。
&esp;&esp;“臣,多谢陛下提醒。”
&esp;&esp;许清宵神色愈发认真了,一开始还以为是要刺帝。
&esp;&esp;可没想到的是,女帝竟然真是跟自己谈正经事。
&esp;&esp;而且这个正经事,自己还不得不防一手。
&esp;&esp;蓬儒要搞自己。
&esp;&esp;而且绝对不是随便骂几句的那种,一定是那种足可以让自己身败名裂,或者死无葬身之地的手段。
&esp;&esp;但具体是什么,许清宵一时之间想不到,难不成又是异术?
&esp;&esp;这也不太可能吧?
&esp;&esp;“第二件事情。”
&esp;&esp;女帝望着许清宵,缓缓开口。
&esp;&esp;“陛下请说,臣洗耳恭听。”
&esp;&esp;许清宵态度端正。
&esp;&esp;“大魏真的需要一位圣人了。”
&esp;&esp;女帝一出声,便有些石破天惊,让许清宵有点懵了。
&esp;&esp;好端端聊着,突然来一句,大魏需要一位圣人?
&esp;&esp;谁不知道大魏需要一位圣人啊,只是你干嘛跟我说啊?陛下,你这眼神是什么意思?让我成圣?
&esp;&esp;我许某人想成圣是没错,但又不是说想成圣就能成圣的啊。
&esp;&esp;许清宵的确有些懵。
&esp;&esp;没别的意思,成圣放一边去,先说天地大儒这个境界,想要成为天地大儒,就需要足够的民意。
&esp;&esp;自己平乱异族国,封侯,杀降屠城,宣战突邪,得到了极其可怕的民意,但还是不能够成为天地大儒。
&esp;&esp;一是民意始终欠缺了一点,二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让自己突破这一品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