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考持续了三日。众人虽是做足准备,但还是有意想不到之事。今年用了新规,学子们不进大考场,而是采取了考棚制。所谓考棚,就是一个极其狭小的棚屋,三面有遮挡,另一面不设门。每人分得一个,里头只有张半人长的木榻,一张桌子,再配一个夜壶。三天两夜,不管是吃喝拉撒,考生们全要在自己的棚里解决,一旦出去,即为结束考试。这样算是能最大限度,防着徇私舞弊了。可夏日闷热,考棚又太狭窄,夜里躺下连腿都伸不开,简直堪比坐牢。小学子们不比大人,忍耐力本来就差。何况其中还有不少,都是达官贵族的子孙,不到十来岁的年纪,哪里吃得这苦。于是才刚虚惊一场“五锅锅,咱俩先去!”“阿黎叔叔说过,放榜时人肯定多,去晚就抢不上位置了。”小糯宝拍着小巴掌直催。丰苗就是妹妹的尾巴,一听妹妹召唤,他屁颠屁颠就跑过来。“好,那咱俩走,去给四哥当先头兵!”丰苗笑出豁牙,这便牵住妹妹。两个孩子动作快,话音才落,就像俩风火轮似的跑没影了。冯氏忙让郑嬷嬷带上小厮,快跟在后头护着,可别叫人给拐跑了。这会儿李七巧放下桂花油,摸了摸发髻,“娘,咱们洗漱完了,饭也吃过了,就一起上街瞧瞧吧。”冯氏从早起就为此紧张,但又不好意思显露,只能假装很忙,“哎呀,娘昨个儿买了块腊肉,挂在了后边葡萄架上,听说晌午能下雨,可得收起来才能出门啊。”看出娘在故意遮掩,李七巧抿嘴笑笑,没有戳穿她。这时,丰景也在屋里硬挺着,紧张得不停转笔杆子。他当然也想快去看榜。可又怕考得不好,会让家里失望。索性就把屁股粘在凳子上,一时半会儿是不想出屋了。另外一边,贡院的西墙上,一张红通通的大榜,已经被浆糊贴了上去。“大家快看,放榜了放榜了!”人群大喊一声,众人都呼啦啦的,一下子围了上去。小糯宝活蹦乱跳赶到时,榜前早就没了位置,挤满了大人和小学子们。丰苗二话不说,蹲下来就喊,“妹妹,快骑我肩膀上,我抬着你去看。”郑嬷嬷哪能让丰苗受累,关键是,这小子个子也不够高啊,两个他摞在一起,都未必能看得到。于是她忙让两个小厮,一起把小糯宝举起。小糯宝屁股分成两半,各坐了俩小厮的“半壁肩山”,视线这才堪堪越过人群。洒金红宣纸做的大榜,上面的名字,皆是用黑墨写的。小糯宝才开蒙不久,上面的好些人名,尚且还不能认全乎。她伸出软趴趴的手指,从下往上数着,奶声喃喃道,“这个叫王大鸟,二甲十五名……白虫,二甲十四名……”“什么王大鸟,那分明是王达鹤!”“还有也不是白虫,人家叫白虬……”周围有听不下去的人,以为遇到了小文盲,赶紧给她纠正。小糯宝吐吐小舌头,没办法,她认的字就这么多。视线不断上移,很快,二甲的十五个人全部读完,可都没有四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