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商朝:神话与人性的对比》 > 武王伐纣的前奏(第1页)

武王伐纣的前奏(第1页)

武王伐纣的前奏

当朝歌城内依旧沉浸在纣王狂欢的混乱之中时,西岐的周武王已经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暗中集结兵马,准备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叛行动。多年来,纣王的暴政已经让百姓怨声载道,朝堂上的忠臣接连惨死,而妲己的操控更是让商朝的统治成为一场畸形的游戏。此时的西岐,成了大多数人心中最後的希望。

周武王姬发是一个有远见丶有勇气的统治者,他深知,仅凭兵马的数量不足以战胜如日中天的商军,还需要智慧与天时的配合。他将周人的理想与仁政作为号召,以恢复天下安定丶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为目标,团结了衆多被商朝压迫的诸侯国。一时间,四方响应,周的军旗在西岐的原野上猎猎作响。

姜子牙则成为了整个反叛计划的核心。他不仅在军事上制定策略,更在精神上成为了衆人的支柱。通过与金母的合作,他已经掌握了妲己操控人心的秘密,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周武王和各路义军将领。他深知,此战不仅仅是对商军的对抗,更是与妲己超维力量的一场较量。

在西岐的主城内,姜子牙召集了所有将领,亲自制定了进攻朝歌的战略。首先,他提出了“分进合击”的策略,将兵马分成几支小股部队,以灵活机动的方式逐步逼近朝歌。这样的安排既避免了与商军正面硬拼,也能够有效削弱敌人的力量。

其次,他利用金母的力量寻找天时的有利时机,发现一场即将到来的日蚀将会极大地动摇朝歌城内的士气。他决定将这场日蚀作为进攻的信号,让义军与天象相配合,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周武王听後,对姜子牙的智慧佩服不已。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武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与信念的斗争。于是,他亲自率领主力部队,沿途联合各路反叛势力,同时派遣使者去往其他诸侯国,劝说他们加入反商联盟。

在西岐的营地中,将士们夜以继日地操练,战鼓声此起彼伏。士兵们的眼中燃烧着希望的火焰,他们对周武王充满信任,对姜子牙的计划信心十足。那些来自民间的义勇军更是怀着一种几乎宗教般的狂热,将这场战役视为解救天下苍生的神圣任务。

然而,姜子牙却并未因为这些士兵的热情而放松警惕。他深知,妲己的力量远远不止这些表面上的操控,她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干扰义军的行动。为了防范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他特别在军营中布置了大量的符咒与阵法,这些阵法由金母亲自指点,可以有效抵御妲己的精神侵袭。

与此同时,姜子牙还安排了一些特殊的任务。他派遣了几位信得过的间谍潜入朝歌,以收集商军内部的情报。这些间谍不仅要面对纣王的残暴统治,还需要提防妲己的操控。他们在朝歌内隐秘行动,将城内的情况一一传回西岐。

然而,妲己并非等闲之辈。当她察觉到义军的动向时,立即开始部署反制措施。通过她的操控,商军的士气被迅速提升,纣王更是下令征集大量兵力,以守护朝歌为核心,誓与西岐势力决一死战。

妲己并未忽视姜子牙的威胁。她清楚,姜子牙不仅仅是武王的一名军师,他的存在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她的计划本身。因此,妲己亲自出手,通过精神力量侵蚀那些忠于义军的诸侯,试图在战前摧毁义军的联盟。她的力量,甚至让一些诸侯开始动摇,重新考虑是否要参与这场战争。

然而,妲己的计划并未完全奏效。金母的力量在背後保护着义军,将妲己的精神侵袭阻挡在外。尽管如此,姜子牙依然感受到了来自妲己的巨大威胁。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随着天象逐渐接近那场日蚀,义军开始了第一次试探性的出击。姜子牙派出了一支精锐小队,向朝歌附近的一处商军营地发动突袭。这支小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陷了敌军的防线,并在短时间内夺取了重要的战略要地。

这一战极大地鼓舞了义军的士气,也让朝歌城内的商军开始出现混乱。纣王对此暴跳如雷,立即下令增派兵力。然而,妲己却显得格外冷静,她并未急于应战,而是通过精神操控的方式,让商军的将领们更加忠诚于纣王,同时在朝歌城内布置了更多的防御措施。

姜子牙深知,这场战争绝不能拖延太久。他一边指挥义军继续推进,一边密切关注着朝歌的动向。与此同时,他与金母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以确保能够随时应对妲己可能的反击。

当日蚀的时间终于到来时,整个大地都笼罩在一片诡异的黑暗中。这种黑暗让朝歌城内的百姓感到极大的恐慌,而义军却在姜子牙的指挥下,利用这场天象发动了全面进攻。

周武王亲自率领主力部队,直逼朝歌城下。而姜子牙则带领另一支军队,从侧翼包抄敌军。整个战场被分割成数个战区,每一个战区都在上演着生与死的较量。义军士兵们冒着巨大的牺牲,奋勇向前,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推翻纣王,解救天下苍生。

而妲己,则在朝歌城内继续施展她的操控力量。她试图用精神力量影响义军的士气,但金母的力量始终在保护着姜子牙与周武王的军队。双方的对抗,已经从战场延伸到了意识的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军逐渐占据了上风。朝歌的防线开始崩溃,纣王的暴政也迎来了他命运的最终转折点。姜子牙深知,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胜利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妲己站在朝歌高耸的宫墙之上,眼望远处接近的义军,嘴角浮现一抹冷笑。这场战争,虽然表面上看是武王和纣王的对决,但实际上,却是她对这个物质世界控制力的一次真正试炼。而眼下,姜子牙的存在和义军的崛起,无疑是她计划中的最大障碍。

妲己的力量并非单纯的法术或武技,而是贯穿于心灵丶精神乃至现实规则中的一种超维控制。通过对纣王的完全掌控,她已经成功将商朝的统治机器变为她意志的延伸。她并未直接参与战场厮杀,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商军变得更加狂热和残暴。

朝歌城内,妲己的操控逐步扩展,她在暗中施展了一种诡异的力量,影响着所有商军将领的心智。这种力量让他们的情绪极端化,要麽充满不可遏制的杀意,要麽陷入不可名状的恐惧。士兵们在战场上表现得更加凶猛,但同时也失去了理智,变得不可预测。

她甚至在商军的阵营中布置了一种奇异的阵法,将她的精神力量延伸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这阵法被称为“噬魂阵”,它能侵蚀士兵的意志,将他们的灵魂转化为她力量的源泉。一旦进入阵法范围,无论是敌军还是己军,都会受到这股力量的侵蚀。姜子牙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意识到妲己正在将整场战争转化为她超维计划的一部分。

义军虽然士气高昂,但在接近朝歌的过程中,却逐渐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并非来自于敌军的兵力,而是一种潜藏于空气中的阴冷力量,仿佛整个天地都在压制着他们的前进。

尤其是在夜晚,士兵们常常会听到耳边传来低语,似有人在劝说他们放下武器,甚至返回故乡。这些低语侵蚀了部分士兵的意志,使得一些人开始变得恍惚,甚至在战斗中无法集中精力。姜子牙迅速察觉到这是妲己的精神操控所致,于是紧急命令军中布置了金母赐予的护阵。这些护阵虽然可以暂时抵御妲己的侵袭,但随着战争的深入,阵法的力量也显得捉襟见肘。

与此同时,妲己在朝歌城内展开了另一场暗战。她知道,光靠外部的战斗不足以彻底击溃义军,她需要从内部瓦解对方的信念。她将目标锁定在一些被俘的义军士兵身上,用她的力量逐步侵蚀他们的意志。

她在朝歌的地牢中布置了一场盛大的“精神试炼”。每一个被俘的士兵都会被带入一个由妲己亲手编织的幻境中,在那里,他们会经历一场心理上的折磨:幻境中,他们会看到自己的亲人遭遇不幸丶家乡被战火摧毁,甚至看到自己倒在战场上的情景。这些幻境逼真得仿佛现实,让许多人无法承受。

那些经受不住的士兵最终成为了妲己的傀儡,而那些侥幸逃脱幻境的人,即便回到义军中,也常常因为心理创伤而丧失战斗力。这种无形的打击,比直接的杀戮更让姜子牙头疼。

面对妲己的层层算计,姜子牙不得不不断调整策略。他知道,妲己已经不再满足于掌控纣王,她的野心已经开始直接向整个战争领域扩展。金母曾警告过他,妲己的力量并非完全来自她个人,而是与某种超维存在有关。这种存在在姜子牙眼中依旧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让她彻底掌控这场战争,後果将不堪设想。

姜子牙开始频繁与金母沟通,希望能找到破解妲己操控的方法。金母告诉他,妲己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她的超维力量需要借助人间的载体才能发挥作用,而纣王就是她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于是,姜子牙决定从纣王身上入手,削弱妲己的力量。他秘密派遣了几名擅长隐秘行动的义士潜入朝歌,试图找到纣王的弱点。然而,妲己早有防备,她利用纣王身边的禁卫军设下了重重陷阱,许多义士甚至未能靠近纣王便已丧命。

战局逐渐进入白热化,妲己的影响让商军变得愈发疯狂。一次次的交战中,义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商军的士气也在噬魂阵的影响下变得诡异得不可预测。他们不怕死丶不退缩,甚至在阵亡前还会露出诡异的微笑。这种非人的状态让义军将士感到毛骨悚然。

周武王对此愤怒不已,他质问姜子牙为何不趁着士气高涨时一鼓作气,而是选择了更加谨慎的策略。姜子牙则耐心解释道,妲己的力量已经深入战局,贸然进攻只会让义军陷入更大的危机。他建议暂时稳扎稳打,寻找更加安全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妲己则通过纣王对外宣布,周武王是“天命叛逆”,他所领导的义军将会遭受天罚。她在朝歌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通过展示所谓“天命”的异象来蛊惑百姓。这场仪式虽充满欺骗性,但却成功地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商军的士气。

尽管局势对义军愈发不利,但姜子牙并未放弃。他在与金母的一次沟通中得知,噬魂阵的核心其实并不在朝歌城内,而是在城外的一座隐秘山峰中。那座山峰上埋藏着妲己力量的源泉,只要能摧毁它,便能削弱噬魂阵的效力。

姜子牙立即将这一情报告诉周武王,并制定了一项秘密行动计划。他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悄悄向那座山峰进发,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继续向朝歌施压,以分散商军的注意力。

妲己很快察觉到了姜子牙的意图,但当她试图干预时,却发现金母的力量已经封锁了她的部分感知。她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不再完全受她控制,而她的力量也在逐渐被削弱。

这场天与地丶灵与肉之间的战争,正一步步走向高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