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至晌午,二人策马回院,可折返途中,突然狂风阵阵,树木摆动,阴沉的天际雷声滚滚,大雨即将倾盆而下,来势汹汹。
来不及回去了。
“夫人,我们先找个地方避雨吧。”解自熙大声道。
梅清雪点头。
二人策马分别寻避雨处,与此同时,酝酿已久的大雨哗啦啦落下,潮湿和闷热交织,形成一种闷在泥土里的烧焦味道。
“夫人,这边有山洞。”
梅清雪即刻跟上去,在即将成为落汤鸡前进山洞,洞外雷公打鼓,雨声震耳,下马後她忙不叠安抚马儿。
“夫人,您还好吗?”解自熙後一步进来,打量头发衣裳湿哒哒的梅清雪。
“没事。”梅清雪拈起粘在脖颈鬓边的发丝拧干,有几滴水珠落下。
没成落汤鸡,但也几乎淋湿了衣裳,好在她穿的不是轻薄的衣衫,而是修身劲装,料子打湿後并不透,就是吸饱了水变重了。
解自熙下马,找着一根突出的石柱子栓住马,便借着外面的光在山洞里头找东西。
梅清雪:“你作甚?”
“找柴火生火。”
梅清雪点点头,趁解自熙找柴火时拿出竹筒,里面没浸水,画还在,她松了一口气,又挂在马背上,复而栓住马。
解自熙生了火,在火边支起一个木架子用来晾衣裳。
两人相对坐在篝火边取暖,温暖的火光映照在两人面容上,解自熙道:“夫人,您晾晾衣裳吧,免得感染风寒,我没怎麽打湿。”
说罢,解自熙就背对过去,梅清雪解开腰带,脱下自己的外裳拧了拧水,再搭在木架上烤。
外裳湿了大片,里面雪白的中衣前前後後湿了小片,隐约勾勒出起伏的弧度,坐在火边烤烤就干了。
随後梅清雪取下头上的簪子,散了发髻将一头青丝拢在一边肩头。
洞外雨声如潮,洞内却是寂静,解自熙耳聪目明,虽然眼睛看不到,可耳朵却清晰听到脱衣时发出的窸窣声。
解自熙屏住呼吸。
有只长靴子里头也沁凉沁凉的,梅清雪干脆把两只靴子全脱了,褪下罗袜,两只脚踩在靴面上。
没有动静之後,解自熙询问道:“好了吗?”
“嗯。”
解自熙回过身,视线内出现升起的火焰丶垂落的衣裳,梅清雪的身影完全被架子上挂的衣裳挡住,但是——
火焰时高时低,藉由空隙,他隐隐约约瞧见梅清雪露出的一只脚,脚踝纤细,透白的足漂亮秀气,细腻到像玉石一般,在火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莹润温柔的光。
面前的火有些旺盛,解自熙觉得热,打算过一会儿再添柴。
梅清雪眺望洞外,天光黯淡,大雨瓢泼,她面色凝重:“这雨要何时才停?”
解自熙:“一时半会是停不了了,夫人,我们可能要做好在这里待一夜的准备。”
梅清雪叹了叹气:“这雨来得太突然了。”
“是啊,老天爷就像个脾气古怪的老头。”解自熙戏谑道,“就喜欢玩弄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梅清雪被逗笑。
短暂的沉默之後,解自熙道:“夫人,要不要再听一听曲子?”
梅清雪:“好啊,不过你这些曲子是从哪里学的?我都没听过。”
解自熙道:“我在塞北学的。”
“你去过北地?”
“嗯,在那边待了一阵。”
“塞北怎麽样的?”梅清雪好奇道。
解自熙回忆道:“高原沙漠,一望无垠,风沙大,气候冷,百姓多以游牧为生,牛羊多,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夏短冬长。”
“不过塞北的风景的确是独一无二,高耸的雪山,偌大的草原,无边的沙漠,古城墙,石窟山岩,清澈蔚蓝的湖泊,特别是在春季的时候,草场上全是放牧的百姓,牛羊成群,颇为壮观,若是运气好,还能在沙漠见到海市蜃楼。”
“这些壮丽无边的景色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只有在塞北才能见到,当地百姓性格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热情纯善,和他们相处起来很舒服。。。。。。”
解自熙娓娓道来,同梅清雪介绍塞北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