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此生相逢锦衣时 > 第三章 父母为婚事着急(第1页)

第三章 父母为婚事着急(第1页)

第三章父母为婚事着急

回到北镇抚司,何庆达骂骂咧咧的,说:“兵马司这些人,也敢装大爷。”

百户魏荣走过来说:“何千户您是怎麽了?”

“大明门那些守门的,拦着人家不让进,人家要办事,他们跟人家说明天再来,什麽理由都不给,装起大爷来了。”

魏荣笑着说:“是不是没给‘茶酒钱’?”

何庆达骂道:“我也问了,死不承认,哪天让我抓到就让他们好看。”

正巧李颂之走过来,何庆达说:“李指挥,下一次你还和我一起去吧。”

李颂之笑着说:“你又拉上我。”

何庆达乐滋滋地说:“反正你也得去,要不下一次你去的时候叫上我也行。你不乐意可不行啊,太後可说了,让你以後帮衬我。”

李颂之无奈地说:“既这麽着,我也不敢违背太後的意思。我走到哪儿就把你系在裤腰带上。”

一下午的消磨,终于可以回家了,何庆达打了一声招呼说:“覃指挥丶李指挥我先走喽。”说完吹了一下口哨就快步走了。

李颂之也离开北镇抚司,骑上马往东城澄清坊的住处奔去。一个下人半路上跑了过来,口中直喊:“公子,夫人说,让你晚上过去吃饭。”

“知道了。”李颂之骑马先回东城澄清坊换下公服,又去了仁寿坊。

两处离得不是很远,都是勋贵的聚集之地,因为澄清坊离皇城丶北镇抚司和六部比较近,所以,李颂之就搬过去居住了。

进了李府,李颂之喊了一声:“父亲丶母亲。”

温夫人对下人说:“赶紧上菜。”

小女儿娟丽也进来吃饭。

刚吃了没两口,温夫人笑吟吟地说:“今天你二婶说,她侄女年纪也不小了,想把她侄女嫁给你。”

听到是二婶的家人,李颂之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我不愿意。”

李旻训他:“愿不愿意的你也说了不算。”

李颂之嘟囔着:“让我再考虑考虑。”

温夫人接着说:“你姑妈说按察使钱宗有个孙女十九了,我觉得正合适。”

李颂之不吭声,这饭吃的也不香了。

他一向谨慎,自从当了锦衣卫,这几年里,家里几次要给他说一门亲事,都被他拒绝了。就因为当了锦衣卫,见了太多被官场姻亲连累的人,所以他不敢轻易娶妻,他给父母的理由是:“很多官员朝不保夕,谁知道什麽时候又牵扯上了案子,被北镇抚司和东厂拿住了可别连累到我。”

三年前,十七岁的大妹妹嫁给了晋安郡王的次子,去年四月比李颂之小一岁半的二弟成了亲,娶得是在河南任职的从三品左参政安世正的小女儿安春娥。

弟弟妹妹都成了亲,作为家里的长子,父母也是越来越唠叨,他是李家几个孩子里面最优秀的,又在北镇抚司办公事,娶的媳妇自然要好。

他一次次拒绝,让长辈们认为都在为他操心他却不懂事。而温夫人更是指责他:“你多大岁数了,亲戚都要戳我的脊梁骨了。”

说来也巧,就在去年五月底,二弟李友珍刚成婚一个多月,李旻和温夫人开了口,说有亲戚做媒,正二品掌管漕运的熊总督有个小女儿十六了,性格顺从老实,正适合嫁过来,无论如何必须定下这门婚事。

他本是不愿意的,但年纪已经越来越大,祖父母也出面劝他,尤其是老祖母,一句“没看到你成婚我死也闭不上眼”让他只能答应下来。

这门亲事李家很满意,熊家也很高兴。岂料刚到六月初,熊总督因贪污巨款被东厂知道,此时李家还未来得及与熊家商讨订婚和成婚的日期。

东厂很快就派人把这位差点成为李颂之岳父的熊总督给抓了,这婚事也就不了了之。

做媒的亲戚上门道歉,祖父母此时也闭了嘴,到现在也没敢再提婚事。

李颂之在父母面前不免有些讥讽:“好险啊,差点连累到我。”

温夫人不死心:“总不至于都这样,你别胡打岔。”

到了九月,太皇太後薨逝,因着国孝,李颂之的婚事又搁置起来。

今年温夫人找人算了一卦,说年底前就能成婚,还说李颂之到现在还没解决婚事,是因为他的姻缘离得太远,只要遇上了马上就能成好事,遇不上就得等,强行让他娶别人,怕是要生离死别。

今天让他来吃饭,就是让他今年必须娶妻进门,不能再拖下去了。

二婶的侄女,按察使的女儿都在京城之外的地方,也许能应验算命先生说的“姻缘离得远”。

“我再考虑考虑”李颂之含含糊糊应付着。

“哥,你有没有看上的姑娘?”李娟丽突然问道。

正在吃饭的李旻和温夫人齐齐看向李颂之。

“我……没有。”李颂之含糊不承认。

“哥,你整天在外面办事,东跑西跑的,肯定见过很多姑娘,要是有看上的就跟父亲母亲说。”李丽娟一脸坏笑。

“娟丽你不要胡说。”温夫人拉下脸来制止女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