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夫人说:“已经查了两个好日子,巧的是最近的那天就在六天後,我看就那天吧,能尽快办完婚事最好。”
宋青川很满意。
宋青川说:“先帝的御赐之物也带来了,就放在门口,是否要查看一下。”
李旻赶紧出门亲自察看。
李旻出门後看到镖局的几个箱子,叮嘱宋青川说:“赶紧送过去,这些东西一定要看管好。”
李旻站在宋青川跟前压低了声音再三嘱咐,京城查访太严,住进绸缎商的私宅後不要轻易出门,要小心随时到来的查访。另外一定要看好嫁妆,曾经有个浙江参议的女儿嫁入京城,在灯市口迎亲时被人偷了部分嫁妆,被御史以“治家不谨”为由给弹劾了一番。
宋青川忙感谢李旻的提醒。
李家管家把宋家人带到在绸缎商的私宅里,一家人小心翼翼的住了几天,庆幸没遇到朝廷的查访。
虽然不能随意出门,但可以坐在阁楼上打开窗户向外瞧,这条街上有很多店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各处张挂灯笼。
几天时间很快过去了。
十一月底,婚嫁之日。
黄昏时分,掌灯之刻。
街道上已有东城兵马司的人清道。
李颂之身穿大红色圆领婚服,骑着身披红绸的马,身姿挺拔,神采俊朗,来到灯市口大街迎娶佳人。
宋明鸿身穿一身大红嫁衣,盖着红盖头由妹妹宋明秀将扶上轿子。
看着佳人坐上了轿子,李颂之的眼神瞬间没有了往日的凌厉,多了些温柔和喜悦。
宋明秀跟在轿子旁边一起往李府走去。
随着一群人吹吹打打的开路,引来附近的围观者,因为有兵马司的守着,人群不敢往前挤靠。
李府的下人们,有帮着擡嫁妆的,有替李颂之牵着马的,还有一些嬷嬷丶丫头跟着轿子小心翼翼护着新娘子,一路上前後左右簇拥着。宋青川和宋明扬父子也一路跟随。
李府里里外外张灯结彩。
迎娶的队伍来到李府,李颂之气定神闲地下了马。
今日锦衣卫指挥使沈立龢主婚,东厂提督佟广坐在偏厅。
看着宋家几箱子嫁妆,宾客中有多嘴多事的人开始出现交头接耳。
有人讥笑:“到底是前海沿子来的百户家的女儿,就这几箱子嫁妆,怎麽就能嫁入李家。”
“李家到底看上她什麽了?她家这身份是怎麽攀上高枝的?”
“谁知道呢,不过听说新娘子长得可俊了。”
“怪不得。”
“本来家世就低,长得再不好看李家就更不能让她进门了。”
看着几箱子嫁妆送进堂内,李旻倒未吭声,温夫人脸上黑一阵白一阵,但也不好发作。
等那几箱子嫁妆送进门内後,紧随其後有几个下人擡着几个箱子走过来。
礼部派出的一名官员走到宾客最前方,上前验证那几箱子里的东西。
衆人不明所以,只以为新娘子的嫁妆出了什麽事,在场的有些人伸着脖子往那儿瞅。
验证完毕之後,李颂之向一位锦衣卫百户使了个眼色,按照李颂之之前的刻意嘱咐,锦衣卫百户在门外大声唱礼:“先帝御赐云锦八匹。”
说完,两个擡箱子的下人打开箱盖向衆人展示,里面石青绫裹着云锦,还系着朱砂染绳,其中一匹云锦已经拆了封,珊瑚色的锦面上织有“天”字和“赏”字。
满箱御赐之物直刺所有人员的眼睛,锦面上的“天”字和“赏”字更是吓住多嘴的人。
见到先帝御赐之物,宁指挥丶覃温川丶何庆达丶李长隽丶魏荣等几位锦衣卫当场恭恭敬敬直身站立。
见此情景,温夫人与参加宴会的宾客们大惊,所有人垂手站好,不敢言语。
在场宾客安静之时,锦衣卫百户又唱礼:“先帝御赐‘平倭靖浪罐’两件。”
两个下人擡着一个小箱子,把箱盖打开,向衆人展示。
最前面的人瞪圆了眼,那箱子里摆着两件瓷器,瓷器上绘着铁锈红色三爪蟒口喷祥云火焰,倭船半边沉入海中的纹饰。
这确实是御赐的瓷器,而且还是专门赏给有功的武官的。
锦衣卫百户再次唱礼:“陛下御赐妆奁银五十两丶纻丝八表里。”
几个下人擡着御赐妆奁银和纻丝的箱子从最後走来。
等几箱御赐之物全都擡进门内後,衆人这才放了松。人群里又有窃窃私语之声:“真没看出来,她家竟然还有先帝赏赐的东西。”
李旻站在人群前听见後面的小声议论,虽未吭声,但却苦笑了一下,内心却想着:原以为今日要出丑被笑话,没想到先帝的赏赐竟然还给我们李家找补了面子。
新媳妇的轿子此时走到门前停下,两个丫头将宋明鸿搀扶出来,和李颂之一起进门拜天拜地拜父母。
大婚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