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蕙兰走后,双双大门一关,彻底放松,又能吃空间内的美食了。等蕙兰过完年回来,给带回了一大袋的种子。里面七七八八,基本上只要家里种了的都有。蕙兰拿出几个韭菜根,利落的掰开成好多个,然后围着后院墙根种了一圈。开春之后,双双买了一套农具回来。打算把前院后院都给开了种些菜,为接下来的大饥荒做准备。蕙兰在家里这些活也是做习惯了的,因此双双才开了一个头,就被她赶去带孩子,剩下的活都被她给包了。每天早上起来挖一点,晚上下班回来再挖一点。不到一个星期,这地就被她弄的平平整整了。然后顺着时节把能种的都种了一些。半个月后,双双的院子里就郁郁葱葱,蔬菜全都长出来了,一些藤蔓才也开始挂枝了。蕙兰趁着下班回来,找了一些直溜的树枝插上。这让两边邻居看到满院子的树枝,又议论纷纷。“这农村来的就是眼皮子浅,有谁在自家院子里种菜的呀?要种也是种花花草草之类的。”“哎呀,我还看到她那侄女在淋粪水呢!那股气味,也亏得他们能闻得惯!”“怎么闻不惯了?本来就是乡下来的,在粪坑里打过滚的人,闻习惯了都!哈哈哈……”小橘子听了气得浑身一闪一闪的。“他们这么说你,你不生气啊!”双双漫不经心的翻一页话本子。“为什么要生气?过段时间就该羡慕了!”“这倒也是!”小橘子的光芒这才柔和下来,“有他们后悔的时候。”六十年代妈宝男嫁不得(十七)王老爹过来看到女儿院子里大变样,很是奇怪。“以前你可不喜欢干这种活,怎么现在当上工人了,又爱上这些了?”“不是,我主要是想着,这地空也是空着,种点蔬菜也能省几个钱。再说了这些南瓜,跟红薯玉米什么的,我还能省点粮食,毕竟我有两个孩子要养呢。”王老爹听了没再说话,帮着去地里拔草去了。“你这个办法挺好的,我回去也让你几个哥哥把多余的南瓜玉米种什么的,沿着屋前屋后种上一圈。这玩意容易活,根本就不用管,塞粒种子就有收成。”双双想到今年秋收地里普遍欠收,默默加了句。“还有红薯,这东西最是耐旱,平时又不用管,产量还高。吃不完还能打粉条或者给牲畜吃。”“嗯,你说得对。”看着双双把一些择出来的菜叶子,扔后院茅坑里去。皱起了眉头,老人家就是见不得浪费。看了看后院的地形,就径直去柴房弄了一些木棍出来,沿着围墙跟厕所角落那里,给围了一个小栅栏出来。“家里头刚好有只老母鸡抱窝了,等出来了给你抓几只小鸡仔过来。这些菜叶子也不用丢了,还能下个鸡蛋给孩子吃。”接下来形势越来越严峻,好几个月没下雨,菜园子里的菜都是蔫蔫的。他们这还好,一条河横穿整个市。据历史上记载,这条河从来就没干涸过,顶多是水位降低。因此周边的村落,虽然每日浇地会很辛苦,粮食虽然也会减产,但也不至于颗粒无收。只是没想到,在秋收前突降一场大暴雨。一些有远见村领导,在大暴雨来之前,也顾不得粮食有没有完全成熟,赶紧带着村民们连夜抢收一点是一点。可有些村领导见还微微泛着青的稻谷,舍不得去收。可一场罕见的大暴雨下来,所有稻谷全部都打了水漂。眼见所有的心机将要毁于一旦,大家顾不得打在身上生疼的雨点,赶紧冒雨抢收。然而这样收回来的稻子,没有太阳,眼见的就发了芽。所有农民看着这些发芽的稻子,不禁失声痛哭。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没粮食,这日子不好了。农民自己都没粮,因此上面别说是收公粮了。这些老百姓都还等着,上面的救济粮救命呢。收不上公粮,双双这些城里靠农民伯伯吃饭的就不好过了。粮站没粮,供销社也没什么吃的。此时黑市的粮食,已经涨到两三块一斤,还有价无市。郑家之前那些嘲笑双双的左右邻居们,突然一个个又都谄媚的,到双双面前来献殷勤,对着双双的菜园子那是夸了又夸。双双觉得莫名其妙,并不接他们的话头。最后还他们自己吞吞吐吐说出了目的。其一就是,想问双双能不能够给他们一些种子?也能在自己院子里种一点,让孩子们也能吃个菜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