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娘,有什么事?”徐哲行赶紧来到双双的房门前,刚好见到自家娘匆匆忙忙的跑出来。担心双双的身子还没好全,赶紧扶着她。“娘,有什么事咱慢慢说,别急。”“哎呀,怎么别急了!你这次回来本来就是为了去考试,请村长打户籍证明的。快点扶娘起来,我们现在就去村长家一趟,要快点把事情做好,你还要回书院去。”“娘……”徐哲行的面上有点犹豫,也不知道该如何跟双双开口。毕竟之前双双伤心过度,昏厥过去,确实是吓到他了。“怎么了?”“娘,服丧期间不得去参加科举。”双双翻了个白眼,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按理来说是这样的,可是你爹不是还没有确认死了嘛。”“可是,他们都说……”“他们说也只是听说儿子,只要朝廷的讣告上没有你爹的名字,那么你爹就没死!我们就不能够为他立衣冠冢,更不能够为他服什么丧知道吗!”“可万一……”“没有万一,我相信你爹肯定能平安回来!就算有万一,那也是朝廷弄错了,跟我们无关,明白吗?走,提着娘之前在集市上买回来的东西,先去族长家跟村长家一趟。”双双既然打定主意让他去考,又怎么可能让他退缩。徐哲行站在原地定定的想了一会儿,觉得他娘说的很对,立马就决定听娘的。母子俩提着东西出了门,临走前交待宝妮。“一定要锁好门。”母子俩这才慢慢走去了徐家的族长家里。拿出一包干枣一块布放桌子上,跟族长说明来意。族长一听徐哲行今年才十二岁,夫子就愿意让他下场了,顿时乐的胡子一翘一翘的。大手一挥,直接就答应了。毕竟是自家后辈,有出息了那也是自家这一支的荣耀!接下来族长又问徐哲行,“这次下场有把握吗?”又觉得问的不应该,毕竟孩子都要去考了,你再来问这个问题,这不是故意让孩子心里都慌乱吗?于是赶紧又改口道,“不过想来是有把握的,毕竟先生都说你行。还有考试的盘缠够了吗?要是不够可一定要说出来,大家给你凑凑,可不能空着手出门知道吗?”徐哲行红着脸回道,“多谢族长爷爷关心,孙儿母亲已经替孙儿准备好了。”“就好,那就好,然后又把桌子上的东西拿起来还给双双。“大山家的,东西拿着,我跟你们去村长家。”“族长叔,瞧您说的,这是咱们墩子孝敬您的,哪有拿回去的道理?村长那里侄媳妇也准备了,您不用担心。”族长满意的朝这个侄媳妇点点头,也没再说要她把东西拿回去了。反正科举还有那么多次,以后多多帮衬一点就是了。不过想到这些年双双的不容易,很少夸人的老族长,破天荒的夸起了她。“你是个能干的,墩子多亏有你这个娘,才有了如今的成绩。别急啊,以后啊咱们墩子出人头地了,有你的后福享。”“谢谢族长吉言!”族长带着双双还有墩子来到村长家,一进门双双就把礼物放到桌子上,然后跟村长说明来意。“是这样的,村长,我家墩子的夫子说,他今年可以下场试试了,所以想要求您给这孩子打个户籍证明。”村长很大气,大手一挥,“说什么求不求的,咱们墩子有出息,我们都为他高兴!”接着又问,“还去了哪几家?”“这……说来也惭愧,都怪我这身体不争气。原本昨天回来是为了这件事,可是硬是被我耽误了。所以这才您这里跟我们族长家里,正想去里长家里呢。”“去吧,里长很是通情达理,他不会为难你的。”事实上这个年时代的人,都有乡土情结。大家讲究的是一荣俱荣,这荣并不只是他们同姓,同样也包括同村的外姓人。本村有人出息了,走出去全村人都有荣光。别人说起来不会说是他们村谁有出息,而是说他们村的人有出息。村长很快就把户籍证明打好,签上姓名盖上他的私章。等一家子走出门之前,村长又说了句。“大山家的,咱们凡事要往前看。朝廷邸报上面没有大山的名,那就说明他是安全的,你千万要保重自己。”“谢谢村长,我也想开了,要不然我也不会要墩子去参考了。”接下来里正家,还有同村别姓人家,一户姓王,一户姓李。因为户籍证明有规定,必须要有在他们村住了多少年的,才有资格签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