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
在一众监察御史的关注下,贾琮走进了陈昂的办公房。
此时的他正在翻看一些卷宗,仿佛对他的到来毫无所觉。贾琮并没有打扰,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站着,而这一站就是半个时辰。
在这期间,陈昂连头都没抬一下,只是貌似很专注地在看卷宗,贾琮也没有发生,只是安静的等候着,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他很清楚,这是陈昂给他的下马威,他只要接招就行。
半个小时之后,陈昂这才抬起头来,仿佛很惊讶于他的存在:“贾大人,你怎来了也不知会一声。”
他的心里对贾琮更加谨慎了一些,这份耐心和定力,可不是寻常人有的。
“下官见大人正聚精会神,故不忍打扰。”贾琮不卑不亢地应道,没有表露出任何情绪。
“老了,耳朵不灵光了,累你久等。”陈昂淡淡说道。
“大人言重。”
两人寒暄几句之后,陈昂向他道:
“你初入衙门,资历与阅历都有些浅薄。江南道御史大多老成持重,你先管着,好生观摩学习。”
都察院有十三道监察御史,每一道主管一个省份或一个部门,每一道人数在十人左右。江南道除了分管江南衙门事务之外,主要还负责稽查京城权贵。
十三道监察御史,陈昂只分给了贾琮象征性的一道。而且,刚才在朝堂上弹劾贾琮的,正是江南道的监察御史,排挤之意昭然若揭。
“是,大人。”贾琮没有说什么。因为他说什么都没有用,陈昂也是在照章办事,总不能给一个新人直接放权吧,总要有个学习熟悉的过程。
交谈几句之后,贾琮来到自己的办公地点,这里已经聚集了十人,正是江南道的监察御史,他们年纪最轻的都有四十多了,果然“老成持重”。
他和他们交谈了几句,发现他们虽然对他态度颇为客气,但心头更多的却是不以为然。原因自然是年龄与资历。他们混迹官场多年,如今让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后辈骑在头上,心里哪里能服?
说来也是好笑,之前弹劾他的那位御史,反倒是对他最敬畏恭顺的,因为只要他一句话,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在和他们认识过后,有小吏给他送来了大量的文书:
“贾大人,陈大人有言,务必在半月之内完成。”
这是江南各个衙门的公文,需要江南道的御史审核。而所有的审核内容,都需要他来签字确认。
职权很大,但同样也有不小的风险,一旦有哪一环出了纰漏,他是要负责的。除此之外,因为江南衙门众多,这工作量巨大,而且还积压了许久,其中甚至有三年前的公文。
很显然,这是陈昂故意而为之,他想用这些烦冗的公文,将他彻底锁死。每天光是审核这些公文就能消耗他大量的精力,他根本不可能兼顾其他。
可不认真审核也不行,因为这本就是他的工作职责,一旦有纰漏,立刻就会被陈昂抓住破绽。
同样,想要在时限之内完成也不容易,因为他手下的御史都是官场老油子,根本不拿他当回事,想要让他们加班加点地努力干活,基本不可能。到时完不成任务,陈昂有的是办法拿捏他。
这,是阳谋。想要破解,只能又快又好的规定时限内完成任务。
贾琮略一思索,将公文下发给了江南道的御史们,特别强调了时限,并且对他们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