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良久,良久。
终于……
他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眸子不再锐利,反而多了一层罕见的疲惫与沧桑,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几岁:
“朕……朕今日,方能体会,当年父皇是何等的痛苦与无奈……”
李世民长长叹息一声:“恪儿啊……这九五至尊的宝座,天下只有一个!”
“而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叫朕如何取舍?”
这番话,从一个杀伐果断的帝王口中说出,几乎是变相的服软和倾诉了。
若是换做别的皇帝,比如唐玄宗李隆基。
有皇子敢如此大逆不道,直言觊觎储君之位,保证第二天就得被挂上旗杆示众了。
毕竟那位可是有着一日杀三子记录的狠人!
李恪听出了李世民,话语里的柔软和痛苦,心里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李恪收敛锋芒,语气变得软和了许多:
“父皇,您其实……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高兴?”
李世民一怔,不明白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李恪点头:“诸子夺嫡,至少能证明您的儿子们是优秀的!是能文能武、能安邦定国的!”
“一群优秀的儿子争夺储位,总好过……好过那晚年的汉武帝!”
“子嗣凋零,嫡子懦弱,最后只留下一个幼子继承大统,导致主少国疑,权臣当道,险些酿成大祸!”
李世民下意识瞪了李恪一眼,没好气道:
“你这混账小子……这算是安慰朕吗?有拿自家事跟巫蛊之祸相比的吗?”
然而。
话糙理不糙,安慰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
李世民一想,心情确实莫名地好过了不少。
是啊!
虽然两个儿子争夺储位,让他头疼心焦。
但至少,无论承乾还是恪儿,都非庸碌之辈。
承乾虽不如恪儿惊艳,但也聪慧仁孝。
恪儿更无需多说,才华横溢,屡立奇功。
兄弟相争固然是隐患,但总好过后继无人,导致权臣当道,江山倾颓吧?
这么一想,尤其想到汉武帝晚年的尴尬,李世民的心情一下好了不少。
李世民又瞪了儿子一眼,摆摆手道:
“行了行了!朕累了!你赶紧滚吧!朕现在一看见你小子就来气!”
“儿臣告退!”
目送着李恪退出甘露殿,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摆驾太安宫!”
“是!大家!”
……
从皇宫出来,李恪并未直接返回终南山,而是先回了秦王府一趟。
好些天没回来了,李恪想问问肥皂扩产和玻璃商号筹建之事,怎么样了。
府内倒是没怎么变化,只是少了些仆从,显得略微冷清一些。
李恪甫一坐定,将高瑾和马周召至书房。
“肥皂工坊扩建和琉璃国营商号筹备之事,进行的如何了?”李恪询问。
高瑾躬身行礼,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启禀大王!遵照您的吩咐,奴才这些时日一刻不敢懈怠!”
“目前已在长安城外选定合适地点,建成规格统一的肥皂作坊共计七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