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心雕琢的辞藻和意境,在这等浑然天成,直指本心的篇章面前,如同沙土堆砌的堡垒,瞬间崩塌。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巨大的差距感,涌上心头,将他彻底淹没。
高踞上位的李世民,也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他不仅听到了词中的绝妙,更看到了恪儿那浩如星空,深如大海的内心世界!
李世民猛地灌了一口酒,压下心中的激动,有些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好!好一个‘把酒问青天’!恪儿,快将下阕吟来!朕已经等不及了!”
“是啊秦王殿下,速速将下阙吟来!”
“对对!”
众人也纷纷催促。
这上半阕已是如此惊才绝艳,那下半阕,又将是何等的石破天惊?
【叮!人前显圣成功!引发地震级震撼!强烈震撼李世民及台上所有人!显圣值+30000!】
“是!父皇!”
李恪从容躬身,应下了李世民的催促。
随即端起酒杯,缓步踱至赏月台边缘,仿佛随时都要御风而去一般。
李恪仰头望月,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带着几分微醺,这才悠然开口: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句吟罢,余韵悠长。
赏月台上,再次陷入了凝固般的寂静。
所有人脸上都交织着震撼、感动、恍然、释然……种种复杂的情绪。
“轰!!!”
孔颖达热泪盈眶,声音哽咽,几乎是吼了出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神来之笔!洞彻人心,道尽世间至理!”
“仅此一句,足以让万千离人、无数失意者,得以释怀,得以慰藉!这是何等胸襟,何等智慧!”
弘文馆学士谷那律激动得老泪纵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愿宏大,此情温暖,包容天地,泽被苍生!不仅止于儿女私情,更乃君王对天下子民之祝愿!”
“此句,当为我大唐祈福之吉言,当传唱千秋万代!”
便是魏征这等刻板严谨的铁嘴,也彻底叹服:
“由问天,到问月,再到自问自答,最终以旷达祝愿收束全篇。”
“情感之流转,意境之开拓,哲理之深刻,已臻化境!此词一出,后世中秋诗词,可以休矣!”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无比震撼,骄傲的光芒:
“好!好一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好一个‘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情理交融,旷达高远,意境与哲理并重,实乃千古绝唱!”
又一首千古绝唱!
众人看着李恪,眼中满满都是惊叹与崇拜。
今夜之后,李恪“词仙”之名,将无可动摇!
能做出这等经典词作之人,不是仙又是什么?
而今晚的中秋宫宴,必然也会因为这首词,广为传唱,千古流芳。
而魏王李泰,此刻已彻底瘫软在席位上,面如死灰,眼神空洞。
他所有的骄傲,所有的不服,在这首词面前,被彻底碾成齑粉。
此时此刻,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这……这种词是人能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