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骄阳似火。
舜英手持一柄满池娇的团扇,盈盈细步,走在御花园葳蕤花木之间的青石小径上。宣妃与宜妃则略落后半步,此路虽绿树成荫,但仍有宫女高举着华美的满穿伞遮阴,务必保证没有一丝一毫灼热的阳光落在娘娘们身上。
宜妃笑着说:“打江南回来之后,臣妾倒是觉得京中的三伏天竟不怎么热了!”
或许康熙也是这么觉得,所以今年就没有去畅春园避暑,抑或者今年舟车劳顿太多,不欲折腾了。
“对了,宣妃姐姐的伤可好利索了?”宜妃语出关切。
宣妃爽朗一笑,“早就大好了,就是落了个肉红的伤疤,有些难看。”
舜英瞥见宣妃并无丝毫介怀的样子,便笑着说:“记得多喝些鸽子汤,否则日后伤口怕是要痒痒。”
宣妃心想,大热的天儿喝什么汤呢,等秋冬再说吧,面上却点头不迭,“我记下了。”
正在此时,舜英脚步一顿。扶着舜英的岁余也忙跟着止住了脚步。
宜妃与宣妃也只好顿步,宣妃疑惑地问:“怎么了?”
舜英摇了摇手中的团扇,心中暗忖,也不知前头是谁,她只是隐约听到似乎是在教导规矩礼仪。
“不妨事,走吧。”身为贵妃,在这个后宫里,除了太后、皇帝她还无须避让着谁。
穿花拂柳,不一会儿,绛雪轩犹抱琵琶半遮面般显露出来。
此地清凉宜人,轩中有位年轻的嬷嬷,正在教导两个年轻娇嫩的嫔妃走路、行礼。婀娜的身姿,盈盈的步伐,如玉似雪的脸蛋……
舜英正狐疑这是哪个嫔妃,却忽地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给贵妃娘娘请安!”
定睛一看,竟是德妃自轩中快步走了出来,毕恭毕敬见礼。
“德妃?”舜英蹙了蹙眉,最近太后免了六宫请安,倒是有些日子没见乌雅氏了。
“贵妃万福金安!”那两位年轻娇嫩的嫔妃也慌忙蹲下身子,抚鬓垂问安。规矩倒是学得有模有样了。
宜妃扬着眉梢道:“哟,真是不好意思,叨扰德妃姐姐教导两位贵人了!”
贵妃没有叫起,德妃就只好拘着礼数,曲着膝盖、弯着腰,保持着“万福礼”的姿势——倒不如两位贵人的蹲跪之礼来得轻松。
“天热,两位贵人妹妹冰例不足,所以臣妾就带她们绛雪轩学规矩了。”德妃连忙解释,又小心翼翼道,“既然贵妃娘娘要在此纳凉,那臣妾这就带两位妹妹退下。”
舜英摆了摆手,“那倒是不必。”说着,才淡淡地说:“都免礼吧。”
德妃暗暗松了一口气,心道以后见了贵妃还是行大礼吧。
舜英又扫了一眼这两位容色卓绝的美人,“这两位贵人是——”
德妃连忙挤出个笑容道:“这是倩贵人和秀贵人。”
舜英狐疑,哪里又冒出的两个贵人?
宣妃低声道:“倩贵人是江宁织造曹寅的表妹,秀贵人是杭州织造孙文成的表侄女。”
合着是南巡的时候收的美人啊!不过她怎么记得,康麻子收了十几个来着?嗯,貌似大多数都撩在了杭州行宫,似乎只带了两个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