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就该有个和尚的样子!”
嘴上这么说,心中却对那“味道极好”的素面留了意。
没办法,人就是这样,上边下边,有一个脑袋吃了荤,另一个就要吃素的。
就在这时,一旁的一队人引起了他们注意。
带头的,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小和尚,他带着十几个穿着普通的老百姓,正边走边讲解:
“……诸位善信请看,此街名为‘纳福街’,在此请购的任何法器、经卷、素点,皆经本寺高僧诵经加持,有招祥纳福之奇效……”
张杰识大感新奇,拉过一个路过的小和尚询问:
“小师父,这是?”
你们庙里这是请了高人了?
而小和尚也恭敬回答道:
“回施主,那是本寺新设的‘导览僧’。
因本寺殿宇众多,历史悠远,许多善信来去匆匆,难得尽览全貌。
故特设此职,引领善信游览讲解,以便深入了解佛法精妙。”
“妙啊!”
张杰识一拍掌,转头对龙瑞松道。
“这倒新鲜,省得自己乱走。
咱们也跟一队听听?”
龙瑞松无可无不可地点头,反正他来也就是为了溜溜腿过过眼瘾。
两人一商量,便混入一个队伍。
听那导览僧引经据典,将各处殿宇、佛像、典故说得生动有趣,连龙瑞松这不信佛的都听得津津有味。
现代的导游词很多时候都是趣味性比较高,更别说乐谦本来就是个说书先生,教出来的徒弟也是诙谐幽默。
一直行至膳堂附近,队伍解散,两人这才脱离队伍。
看着面前的膳堂,龙瑞松直撇嘴:
“素面有啥吃头,我还是等法会完了出去吃酒。”
张杰识却被那隐隐传来的香气勾动:
“我去尝尝,闻着还真香。”
说着,他走进膳堂,只觉一股浓郁鲜香扑面而来。
心说,这味道也绝非往日清汤寡水的素面可比。
正诧异间,忽听有人喊他:
“杰识兄!瑞松兄!这边!”
转头一看,竟是翰林院左院文生陈象爻,正坐在一张桌前端着一只空碗,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
“象爻兄?你怎在此?”
张杰识奇道。
翰林院按照道理说可是最内卷的,里面的这帮文人连说话都费死劲,更别说出门拜佛,有点心思全用在捅咕对手身上了。
没想到竟然能在这看到他?真是奇哉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