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被砸在了底下,过了几天才被救了出来,出来之后就去了陶都治疗,现在才回来。”沈思微笑着道。
一众村民看着沈思的样子,都觉得心里挺暖。
看看沈思这个大老板,见到他们就跟老朋友似的。
再看看沈念,对着他们就跟对着狗似的,谁也瞧不上。
“沈老那时候来找你,你还没有被救出来吧?”有人已经替杨梅脑补好了剧情。
沈思点头道:“可不是,多亏我父亲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我,要不然我就活不了了。”
“我们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啊?就连杨梅都不知道你还活着。”有人好奇地问道。
沈思有些为难地道:“我那时候生死未卜的,我父亲就没把我的消息告诉别人。我们家毕竟是做生意的,有时候没有消息比有了消息要好得多。”
这话说的跟没说似的。
众人却都是一副“我懂”、“我明白”的样子。哪个豪门没有点不能说的秘密?
他们的仇人可是多着呢,要是知道了大老板活着的消息,不得去医院害人啊?
杨梅看着大家脑补过度的表情,忍不住想笑。
“你们瞅瞅子兴娘乐的,都快成朵狗尾巴花了!”有人眼尖现了杨梅的笑容,取笑道。
杨梅不乐意了:“我怎么就成了狗尾巴花?我这样怎么也算是一朵喇叭花吧?”
“还别说,杨梅的小脸现在这么好看,还真不像是做了奶奶的人。”说话的是周二娘的大嫂杨天德娘。
“我可是听说子兴娘她们婆媳几个,每天晚上都要往脸上抹擦脸油,那油可贵着呢,咱们兴隆镇就一家卖的,我去问过一回价钱,听着都头晕,”一个婆子絮絮叨叨地道,“那么小的一瓶,要是吃,连一口都不够,居然比一袋大米都要贵好多!那个营业员啊,鼻孔都要朝上了!”
接着就讲起了自己那个营业员是怎么鼻孔朝上对自己的。
那个详细啊,营业员说的每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其中还有夹杂着她的想法。
絮絮叨叨,啰里啰嗦。
她成功地歪了楼,可是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大榆树情报中心就是这样,虽然信息很全,可是情报人员不是很专业,所以说着说着就歪楼这种事儿,不要太平常。
杨梅已经习惯了,她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听得津津有味。
让人意外的是沈思,他不仅听得认真,还要附和几句,俨然是个合格的听众。
终于讲完了自己的经历,她又将楼给掰了回来:“你看看子兴娘多厉害,居然能用得起高级的擦脸油!看着都不像是村里的了!”
杨梅听得高兴,都夸自己有变化了,那是不是就说明,自己跟沈思在外形上的差距在一点点地缩小?
“以后这些东西都会便宜的,大家都用起来!”杨梅笑着道。
她说的不是假话,等过段时间,陶国的轻工业展起来的时候,这些护肤品的价格就会便宜很多。
那些外国的牌子当然不会便宜了,可是国产的护肤品,尤其是那些亲民的牌子,就会便宜很多。
这可不是杨梅胡说,现在她对七零年代的陶国了解得越多,很多事情能推断出来的就越多。
当然,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的那点推断,就是过过嘴瘾,她可不敢去做什么时代的弄潮儿。
杨天德娘的旁边坐着的是一个脸生的中年媳妇,不管是打扮还是穿着,都不是村里人的样子。
大多数人都是直接坐在地上,地被太阳烤了一天,坐在上面,屁股都是舒服的。
有些村民的脚底下垫只鞋,有那勤快的人,搬块石头坐在屁股底下。
只有这个妇人,屁股底下坐得居然是一床褥子,看那样子,还是新做的褥子。
这就有点过分了。
现在的家家户户,有床新褥子都不错了,平时都不一定舍得盖。
现杨梅看自己,这个中年妇人得意地动了动屁股,撇了撇嘴,道:“我家张老师说得对,果然越穷的人事情越多,永远掂量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说话的这个妇人看着有点眼生,杨梅看了她一眼,有些纳闷,这个大杨村,怎么还有自己不认识的人?
她穿越来这么久了,就算是叫不出名字来,也能看个脸熟了。
而且现在村民们知道自己的性格了,很少有人跟自己这么说话了。
“这是我的小姑子,趁着不忙回来住几天娘家。”杨天德娘笑着解释道。
“她嫁得好,她家那口子在莲花市政府工作,是铁饭碗,工资可高了!”
第311章最爱占便宜的人
原来是这样,要不然还能这么牛。
不过杨梅不打算理她,自己这几天的事情实在是够多了,吵架这种事情,实在是不爱做了。
再说一个走亲戚的女人,回来待不了几天就要走了,闹矛盾没有意义。
杨梅才不愿意承认,自己现在脾气好,是因为沈思回来了,她的心情很好,不想要跟人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