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9节(第1页)

第109节(第1页)

根据调查,事故原因虽然也有飞机载(安装了很多额外的测试设备)等非技术因素,但主要原因正是机翼结冰导致的俯仰轴失稳。

显然,这次南郑方面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差不多的。

“好的老师,我知道了。”

“明天见。”

挂断电话之后,常浩南有些恍惚。

他并不清楚1996年的这次事故在前世是否存在,毕竟只是一次没有人员损失的二等事故,未必会进行公报道和宣传。

但这毫无疑问是一次救赎的机会——

包括6·3空难在内,运8仅在21世纪的头2o年中,就至少因为相同或相似的原因坠毁了4-5架之多。

哪怕常浩南重生之后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但起码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人民空军都不可能彻底淘汰这种型号。

它也会是图2o4214实现国产化之前,航空工业几乎唯一可用的中型特种机平台。

因此,如果能在当下彻底解决运8的机翼结冰问题,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那些优秀的飞行员和工程师,就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光热下去……

这一晚,常浩南失眠了。

坐上那架波音737之后,他才总算在飞机上休息了一会。

直到被机轮触地和随后的刹车声吵醒。

飞机停稳之后,常浩南大步流星地走出机舱。

11月初的寒风吹在身上,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同时也瞬间清醒过来。

“老师。”

杜义山已经在舷梯旁边等了一段时间。

走到近前之后,常浩南注意到他满眼都是血丝,恐怕昨天晚上一夜未睡。

“跟我来吧,先去看看那架飞机。”

师生二人一左一右坐上了旁边的一辆吉普车。

“昨天我给伱打过电话之后,带着182厂的同志们做了个通宵的数据分析,已经基本理清了事故原因。”

作为航空系统的元老级人物,杜义山虽然年事已高,但在这些需要经验的领域仍然有很强的能力:

“由于一开始的设计问题,运8只在进气道前缘、机翼前缘和动机导向器叶片上使用了动机热空气进行加温,而尾翼前缘、螺旋桨和桨毂整流罩则只有电加温装置。”

“在飞机接近降落时,环境条件是大气温度2°c、湿度71%、温度露点差4°c,恰好处在最易于结冰的条件下,飞机的水平尾翼迅生结冰,但由于运8并没有一个便捷的手段观察尾翼情况,因此当飞行员意识到平尾情况不对时,再打开电加热除冰装置已经来不及了。”

“根据我们的计算分析,动机热空气的供应量足够,因此主翼和动机进气道基本不会出现结冰现象,但要想尾翼结冰的问题比较复杂,而且这个运8改型进度要的很急,需要你用仿真模拟手段来提高效率,并且尽量减少进行飞行测试的架。”

就在杜义山给常浩南介绍情况的功夫,吉普车已经开到了一个大型停机棚的跟前。

里面正停着,或者说是趴着一架长相奇怪的飞机。

虽然外形乍一看确实是运8,但原本机鼻部分的领航员舱却被一个臃肿的“大鼻子”所替代。

这是一架运8j海上警戒机。

或者说,是计划改造成运8j警戒机的平台!

第15o章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

1996年,我国花费66oo万美元的巨额经费,从英国购买了8套搜水-2oooms雷达,计划安装在运8平台上,交给海军航空兵使用,用于对水面目标进行搜索,从而引导歼轰7射反舰导弹进行攻击。

最终总共生产了4架运8j海上警戒机。

这四架飞机也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国仅有的空基远程探测力量。

性能么……只能说差强人意。

但至少算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而且这种飞机还有一定的指挥能力,让我军提前对真正预警机的战术安排和使用保障积累了不少经验。

因为从英国购买的雷达目前还没有到货,所以常浩南面前的这架运8y实际上还只是一个等待改装的平台机型,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试飞,以获得足够的飞行数据。

而此时,这架停在机库里的飞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经过改进的机头雷达罩,以及前起落架都因为降落时的冲击而变得几乎不成样子。

好在驾驶舱和机翼部分都保持得比较完整,因此机组成员只是受了些伤,而且后续也还有进行修复的可能。

已经有不少182厂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对飞机进行检查了。

见到杜义山和常浩南走进停机棚,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上来,用一口带着些许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杜院士,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分析,对飞机降落过程中的飞行数据进行了还原和模拟,现跟实际情况完全能对的上。”

“另外,刚刚从总装车间里临时调了一架运8f,可以用来配合您进行试验,安12测绘仿制的资料以及后续几个改进型的设计图也已经准备好了,我们182厂从我以下,不,从王总经理以下所有人都听从您的调遣!”

本来,常浩南对于面前的这个人并无什么印象,但是听到他的口音之后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这位是日后一系列运8平台改进型号的总设计师,梁绍修。

由于原本负责运8原型到运8c的徐培麟总师去年已经退休,技术实力本就比较薄弱的182厂此时只能由他来挑起大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