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阀处于最小加力和最大推力附近时,温度场分布最不稳定,继续增加推力,情况反而会逐渐变好。
当时大家也只能把问题定位到气膜孔加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出更加具体的原因所在。
常浩南缓缓走到试车台旁边,从桌上拿起了那片损坏的涡轮叶片。
因为采用了气膜孔主动冷却,因此这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圆形小孔,对于密恐患者极不友好。
“钟部长,你们在生产涡轮叶片的时候,是用什么办法加工这些气膜冷却孔的?”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钟世宏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丝自豪:
“这些小孔直径只有o。25到o。3omm,很难用机械手段处理,所以只能采用电火花深孔加工技术。我们41o厂当年为此专门把1ooa电火花机床的流状电极改成空心旋转铜电极,让冷却液在铜管里面流动,才攻克了电极寿命过短的技术难题,把涡喷14的这个涡轮叶片给制造出来。”
“嗯……这是现在世界上主流的加工方式么?”
“那倒不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电液束流加工法,但是咱们国家在电化学领域的底子实在太差弱,相关设备又受到限制没办法购买,我们也是没办法才走了电火花打孔这条路。”
钟世宏说着摇了摇头:
“不过整个涡轮叶片制造的其它流程,包括检测标准,我们都是严格对照世界先进水平来的,在质量方面您可以放心。”
“检测标准也是照着他们来的?”
听到这里,常浩南终于恍然大悟。
“那我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第173章工艺问题
“您是说,电火花加工工艺出了问题?”
旁边的钟世宏露出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可是过去涡喷14的涡轮叶片也是用同样的方式生产的,并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故障啊?”
“未必是加工工艺本身的问题。”
常浩南习惯性地举起手中的涡轮叶片对准光源,但仅凭肉眼显然不可能看出什么东西,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一个已经报废的零部件:
“我觉得更有可能是后处理和检测过程存在疏漏。”
“这……”
钟世宏还是不太能接受这个解释:
“涡轮叶片是航空动机热端的核心部件,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一套检测工序,对于开孔的位置、孔径、残余应力和变形情况,以及孔口的毛刺和飞边进行检查,只有全部通过才能被安装到涡轮盘上面。”
“所以,虽然制造涡轮叶片的良品率不高,但我想产品的质量应该是可以保证的。”
看着身边语飞快地解释质检过程的钟世宏,常浩南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刚刚的想法。
“我需要一台带探针的金相显微镜。”
在这里进行争论是毫无意义的,找一个样品过来检测一遍才是正道。
“金相显微镜我们这里倒是有,但是这扫描探针……”
旁边一名负责检测的工程师摇了摇头:
“多功能探针在国内暂时没办法自己生产,进口的话,高端光电仪器设备咱们军工单位也买不到。”
听到这个回答,常浩南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个年代华夏技术水平的落后是全方位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心无力,光靠他一个人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解决这种系统性的问题,只能想想别的办法。
“那其它单位呢,你们知不知道哪个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有这一类设备?”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个年代,是个搞科研的地方就得有几台差不多的电子显微镜,所以他也很少会关注这种问题。
“或许……可以问问连海理工大学,或者连海医科大学?”
“我去联系。”
刚刚那名检测工程师迅转身离开。
钟世宏虽然和常浩南的看法不同,但是也并未阻拦。
大家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解决导致涡喷14b生故障的技术隐患。
无论谁的意见正确,检测结果出来就什么都知道了。
……
要沟通的两所大学都不是科工委下属的高校,并且涡喷14的涡轮叶片毕竟还存在涉密问题,因此跨系统之间的沟通颇耗费了一些功夫,直到当天晚饭之前,41o厂这边才收到了明确的答复。
连海理工那边有一台符合要求的金相检测显微镜,但是根据购买时跟国外公司达成的协议,这台设备以及所有相关的附件都不能移动位置,所以需要把样品带过去检测。
9o年代乘坐飞机的人本就没多少,哪怕是公务或者商务出差,多数人也是出远门才会选择飞机,因此即便盛京和连海都是规模不小的城市,但仍然并不是每天都有航班。
因此直到几天之后,常浩南和钟世宏才带着几名工程师,以及从产线上随机抽取出来的两个涡轮叶片成品乘上了飞往连海的飞机。
一架塞斯纳2o8,绰号“大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