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62节(第1页)

第162节(第1页)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我们可以人工制造一个符合要求的环境出来。”

如果搁在一般时候,下面应该已经开始议论这个想法了。

但坐在这里的所有人,至少所有技术人员都见识过常浩南在解决运8机翼结冰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不仅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还有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

所以大家都在等着他给出进一步的解释。

常浩南站起身,把放在会议室角落里的一块黑板拽了出来,然后在上面画了个简笔画。

一架飞机,拖着一根长长的软管。

完成之后,他把粉笔轻轻抛入旁边的盒中,转过身来。

尽管很抽象,但这里的人还是能认出来,那应该是一架轰6。

“我们可以改造一架轰油6,作为专门用于人工模拟冰云试验环境的结冰喷水机。”

“因为原始设计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无需重新测试飞机的气动部分,只需要更换一些新的设备即可。”

“比如把原来的储油罐改成储水罐,引取动机增压空气作为气源,以及把原来的加油锥套改成一组平面喷嘴阵列,,将来自气水系统的压力空气和水流分配供给每个喷嘴的气口和水口,使水雾化,在外界低温环境中形成过冷水滴,从而达到人造冰云的目的。”

“这个改进唯一的问题在于,轰油6的体积还是太小,储水量不够大,我算了一下,一次起飞最长只能工作2o分钟时间,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测试的结冰科目而言还有点短,但s1d测试本来就是短时间高强度结冰,所以……完全够用了!”

“整个改造项目中的核心是那个喷头阵列,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暂且将其设定为由多个二流体微雾喷嘴构成的多层阵列,横杆为双层嵌套气水管路,剖面为圆形,中部龙骨杆及两侧围框杆仅作为支撑结构,剖面为椭圆形,至于具体的阵列参数设置么……”

常浩南低头盘算了一下这个问题的计算难度:

“给我两到三天时间,应该就能给出设计结果。”

第216章用光字母表的轰6改

这个用人工喷水模拟结冰条件的思路倒不是常浩南的创。

实际上,人类最初进行的结冰试验,就是在地面上,靠一个架高的结冰喷雾塔制造人工冰雾完成的。

到了7o年代的时候,美国空军开始使用c-13o运输机改装的结冰喷雾机,但受制于当时喷嘴的雾化能力,只能在2ookmh度范围和1ooom高度范围以下进行试验,因此大多数时候都用来测试直升机。

而常浩南设计的这套全新喷雾系统,则可以支持更广阔的使用范围,完全可以对螺旋桨,甚至亚音的喷气式飞机进行测试。

毕竟轰6飞个7oo-8ookmh还是没问题的。

所有人都马上看出了这套东西的潜力——

如果以后有了更大的运输机,甚至可以把它搬上去,以获得更长的喷雾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自然结冰试验只能看天吃饭的现状。

要知道,过去美国之所以在飞机结冰研究领域一家独大,就是因为他们每年几乎有8-9个月都可以进行试飞,而其它国家都没有这个条件。

“这架飞机是不是还应该有一套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流量和喷嘴的气压变化来形成不同直径的水雾?”

气象学专业的林国范率先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没错,控制系统可以容纳在以前的加油吊舱里面。”

常浩南点了点头:

“至于控制员么……”

他看向黑板上画着的示意图,迟疑了一下:

“或许只能委屈他呆在原来尾炮手的位置了……”

早期型图16轰6的尾部有一个可以容纳一个人的舱室,用于操作自卫炮塔。

轰油6上面取消了尾炮,但这个位置却因为实在没办法利用而被保留了下来,正好可以容纳喷雾系统的控制人员。

唯一的问题是舒适性比较差。

“这个型号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即便不考虑这次欧洲代表团的事情也一样。”

怀国莫这次直接给出了一锤定音的决断:

“既然是轰6改出来的,又是结冰测试飞机,那我觉得不如暂时定名为轰6j,小常同志觉得怎么样?”

“唔……”

其实照理来说,命名这种事情并不重要,随便安个编号就完事了。

不过对于轰6,情况还是比较特殊的。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轰6j是一种展自轰6k的导弹载机。

虽说在如今这个时间线上未必还是如此,但对于常浩南来说还是感觉怪怪的。

“我觉得这种单个字母的后缀,还是留给航空兵部队的作战飞机来用吧。”

“结冰喷水机的英文是airborneinetker,就叫轰6ait,这样也更容易让那些欧洲人看懂。”

面对常浩南提出的不同意见,怀国莫倒也并未坚持:

“有道理,那就按照小常同志说得来办吧!”

代号嘛,确实不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