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他们就到南郑去做过一次全流程试验。
只不过这一次,飞机和飞行员面临的考验都明显更大。
林国范本来还想要亲自上那架轰6ait操作喷水装置,不过遭到了祝兰的强烈反对。
二人为此争吵了不少次,最终以林教授现自己有些福的身材很难钻进狭小的尾炮塔而告终。
最终是他的一名学生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任务。
“说起来,为什么不能把尾炮塔前面加油员的位置设置成喷水操作人员?那里的空间明显更大一些,两侧视野也更好。”
看着正在进行最后准备的两架飞机,林国范双手揣在兜里,看上去仍然因为无法亲自上天而惋惜。
“这个么……那个位置原本是无线电操作员,因为结冰试验的流程需要两架飞机以及塔台之间密切配合,所以我们在ait型号上重新设置了这个岗位,于是留给控制员的就只有过去尾炮手的位置了。”
常浩南耸了耸肩解释道。
这个时候,已经换上航空工业公棉大衣的三个欧洲人也从远处走了过来。
跟第一次来华夏的科伦坡差不多,瓦莱特最初也不愿意穿上这身臃肿的衣服。
不过在体验了华夏北方二月的清晨之后,就果断放弃嘴硬,脱掉了自己的修身风衣。
“林,还有常,你们两个……不跟我们一起上去么?”
科伦坡看着揣着手靠在一边闲唠,丝毫没有登机意思的常浩南和林国范,本来就白的脸色变得更白了。
“没办法啊,我们也想上去的。”
常浩南抬起两只袖子示意了一下停在另外一边的新舟6o:
“但我之前已经说了,根据模拟结果,这次试验的工况会让飞机的升力降低大约22%,再考虑要留出一些安全余量,飞机上已经没办法再装下我们两个大男人了。”
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正气凛然,让科伦坡连续张了好几次嘴,都愣是没想到怎么回答。
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整备的轰6ait已经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缓缓启动,离开停机位向起飞跑道滑行。
“相信我,一切都在计算之中,不会有问题的。”
看着表情丰富多彩的科伦坡,常浩南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这样吧,为了表达对你们的祝福,我亲自送你们上飞机。”
“你们给这架飞机换了新的机翼?”
随着距离越走越近,非常熟悉新舟6o的科伦坡很快现了不同。
那副奠定了巨大性能优势的、带翼梢小翼的大展弦比机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普通机翼。
“那当然,你不会以为一架飞机可以在远s1c条件下限的恶劣气候下飞行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吧?”
常浩南用理所当然的语气回答道:
“实际上,这种型号的机翼是为了某些有特殊防除冰需求的客户定制的,正常情况下根本用不到这么夸张的性能,这次也是巧了,能让你们正好赶上,机会难得啊。”
常浩南骗起人来面不改色心不跳。
“是这样?”
科伦坡打量了一下常浩南平静如常的面色,最终选择相信对方的说法:
五个人在飞机舷梯旁边分别,随后常浩南和林国范二人返回了位于塔台的指挥中心,而另外三人登上飞机,并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迫不及待想要观察试验情况的洛伦佐直接坐在了一名正在操作电脑的华夏工程师旁边——由于结冰试验过程中飞机的舷窗也会蒙上霜,所以只能通过放在外面的摄像头从机方向观察机翼情况。
而作为客舱设计方,熟知客舱环境情况的科伦坡则坐在了靠前的位置,那里感受到的噪音和震动都比较小。
瓦莱特选择跟他坐在了一起。
随着两具全复合材料、低噪声的四桨叶螺旋桨开始转动,o2号原型机逐渐开始加。
“客舱里的声音跟我之前坐过的atr72相比要小很多啊……”
或许是因为紧张,瓦莱特今天竟然破天荒地主动拉开了话题。
“当然,客舱环境可是我们阿古斯塔公司负责进行的部分,而且华夏这边还重新设计了螺旋桨叶片的形状,进一步降低了噪声源的强度……”
就在科伦坡向身边的法国美女解释的同时,飞机上的所有人同时感受到了一瞬间的重——
飞机已经起飞了!
第224章华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领先!
由于这次是用飞机人工制造测试环境,因此无需经历之前那样漫长而十分看运气的“找冰”过程,而是可以直接飞往预设的试验空域。
因此没过多长时间,科伦坡就已经能通过舷窗看到左前方正处在低平飞状态下的那架轰6ait了。
必须承认,作为一个意大利人,这称得上是十分新奇的体验。
他知道,当试验开始之后,就无法再通过舷窗看到任何东西,纠结片刻之后,他还是决定至少不能全程摸鱼,于是和瓦莱特一起换到了洛伦佐的座位后面。
从他们的位置上,也可以看到笔记本电脑屏幕。
画面被平均分成了六个部分。
经过简短的识别之后,科伦坡辨认出最上面两块图像显示的是左右两侧中外翼前缘除冰套上的积冰厚度标尺,中间的两块图像是两侧主翼的全貌,而最下面两块图像则是平尾前缘除冰套和平尾前缘翼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