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83节(第2页)

第183节(第2页)

而海军也能获得衍生而来的海红旗17,为各种舰艇提供一面坚实的最终屏障,提前构建一个类似垂essm的生态位。

只是3k95上面那个思路清奇的左轮枪垂还是要去掉,换成陆基道尔同款的8联射箱。

不过常浩南还是有些惊讶于这个不太协调的配置:

“带48弹,这么多?”

虽然3k95系统的性能比o52驱逐舰上面安装的海响尾蛇海红旗7强出不少,但其适配的9m331导弹终究是一种射程和射高分别只有m的近程点防空系统。

跟多多益善的区域防空导弹不同,这种属于只能自保但无法打伞的最后盾牌,似乎实在没必要塞进去48那么多的数量。

啥场面啊,末端拦截能打完这么多弹?

真有这么大场面也不可能只派区区一艘护卫舰过去。

当然,这种配置要是让英国人看见肯定是羡慕哭了。

但凡有几套类似的东西,也不至于在马岛让人击沉击伤那么多艘舰艇。

“根据林副总师的意思,这个新型号舰艇预留了未来进行升级的改装余量,比如前甲板的舰面和舰体内部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深度不过58oo毫米的3s9om或者类似性能的垂直射系统,舰上也设置了总共6个通道的防空导弹照射器,所以才多设计了几套射装置。”

说到这里,阎忠诚停顿了一下,轻轻抚摸了着自己的鬓角,思索片刻之后又继续道:

“虽然他公开给出的说法是这样,但我个人觉得这些解释都比较牵强,留空间余量的事情我们航空系统有时候也会做,但光是如此的话没必要把这些地方全都塞满。”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搞出来的这种护卫舰确实有点大,满载排水量和舰体尺寸都跟刚服役不久的o52驱逐舰差不多,如果不想办法把舰体利用率弄高一点,证明有必要设计这么大的舰体空间,恐怕会受到一些阻力。”

听到这个推测之后,常浩南马上想起来了前世在电视上看到过的一个节目。

一位著名的军事评论员嘉宾表示,在8o-9o年代的时候,确实有那么一股势力以投入过高影响经济为名义,有目的地对海军装备展进行阻挠,现在看来恐怕并非是捕风捉影。

而在如今这个时间线上,由于涡喷14的顺利定型,对于船用动力更有信心的船舶重工集团,在新型护卫舰的方案设计上也更加激进,听阎忠诚的描述,应该是一种相较于前世o54o54a底子更好、潜力更大的型号。

当然受到的阻力也就会更大。

毕竟在眼下的某些人看来,你华夏海军竟然准备一步到位地装备一种性能和尺寸全方位强于美军同类舰艇的型号,哪怕只是一种不太起眼的护卫舰,也是“大逆不道”的僭越行为。

“唔……您这么一说,确实有可能,好在动力和船电这两个大头应该能用上全国产的子系统,这样实际成本就能压下来不少,反对的声音也会弱一些。”

阎忠诚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常浩南:

“林副总师跟我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说法跟你几乎一模一样。不过他的意思是把原本预计进口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的外汇配额划一部分增强反潜系统,否则浪费了全燃动力带来的高航和高安静性。”

得,看来确实是要全方面对标并越佩里了。

简单获知了一些新护卫舰相关的信息之后,常浩南便把话题拉回了阎忠诚的老本行:

“7o1所这么大胆的想法,什么功能都想要一点,对咱们的动力要求可不低啊。”

“确实不低,不过按照小常你之前和船舶重工那边沟通的办法,我们已经出了一个减掉排气喷管,把双转子结构当作燃机的燃气生器,然后再配一个动力涡轮的简化版设计方案去给他们做技术验证,41o厂马上就要开始生产样机,不出意外的话年中六月份就能交付,先让那边把地面试验搞起来再说,也能对咱们增加点信心。”

阎忠诚点点头,然后抬手看了一下时间:

“走吧,先去找咱们的位置,坐下之后再慢慢聊好了。”

三座门这边的正式宴会,自然不可能像之前常浩南之前参加过的几次一样搞成自助餐的形式,都是分桌按照菜单上菜的那种,高端确实是更高端,但反而不太方便谈事情。

当然了,人家举办庆功宴的初衷也不是让你谈事情就是了……

常浩南和阎忠诚的这一桌仍然都是航空工业的老熟人们。

此外还有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独苗徐洋。

一群人按照桌子上摆好的姓名牌分别落座。

“阎总,现在涡喷14已经定型了,您下一步有没有接手太行项目的想法?”

说话的是目前抓总负责十一号工程项目整体的罗扬。

这一位的名字对于重生过的常浩南来说自然是如雷贯耳的。

上一世,在随舰胜利完成华夏次航母舰载机着舰任务回港之后,身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罗扬因为突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而因公殉职。

当然,目前的1997年,他还正处在最年富力强的状态:

“根据协议,十一号工程里面不包括配套的a131f动机,我们寻思着既然以后这个飞机就要变成我们自己的歼11了,那一直从俄国人那边进口航也不是个事,包我想十号工程那边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最好能像歼8c一样同步换装国产动力,这样我们也好针对飞机做一些针对性的改进。”

对于负责项目总体的罗扬来说,这些事情当然最好是能一步到位地完成,省的以后再费二遍事,所以他对于国产第三代大推涡扇1o的进度相当在意。

不过阎忠诚却摆了摆手:

“太行项目我应该不会直接参与,现在岁数大了,加上老伤复,身体实在有点吃不消了。”

他之前在做动机测试的时候受过重伤,年轻的时候没感觉,但随着年龄渐长,一些顽疾已经逐渐显现了出来,尤其到了秋冬季节更甚:

“我计划后面继续搞一搞航改燃的项目,挥一些余热就好了。”

相比于几乎要完全重起炉灶(实际上连炉灶起到哪里,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炉灶都还没确定)的涡扇1o,航改燃项目的工作强度要低得多,并且实际上也更加贴近阎忠诚过去更擅长的研究方向。

罗扬和孙琮二人都露出了有些可惜的表情,不过看到坐在旁边的常浩南时,倒也又稍稍松了一口气。

哪怕他们并不负责搞航空动力,但对于这个年轻人在昆仑动机定型过程中挥的作用也还是有数的。

而且十一号工程有一个不太起眼的优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