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202节(第2页)

第202节(第2页)

“而且应该还是前年沃罗涅日那边刚刚交付的新机,机翼和机体前后舱段都是我们厂制造的。”

站在附近的米尔济约耶夫被这句话吸引看向这边,有些惊讶地脱口而出:

“91年之后,你们还给华夏交付过新飞机?”

显然,他对于契卡洛夫厂的情况了解仅限于表面,并不清楚过去几年中到底生了什么

实际上,这位米尔济约耶夫本来也是联盟解体后重要的开放派和自由派成员,尽管曾经当过机械工程师,但早就已经脱离技术岗位很久了,加上又是刚刚上任,没有那么了解厂子的现状倒也情有可原。

但这还是让库切罗夫厂长略有些不快地皱了皱眉。

在91年之后,契卡洛夫厂与伊留申集团之间脱离了隶属关系转为合作,而他作为厂长,自然而然就成了刚才提到过的双方斗争的焦点。

两边都希望争取到他的支持,而刚刚的一句无心之问,显然让本土派在库切罗夫心中减分不少。

洛兹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旁边语气平淡地回答道:

“没错,92年的时候,华夏的北疆航空公司向我们购买过3架伊尔86飞机,当时为了解决几个制造厂的生计问题,特地把一些零部件分给喀山和塔什干制造,这应该就是其中一架。”

实际上,伊尔86最早是完全由沃罗涅日工厂生产的,但是该厂的规模相对较小,在8o年代末准备升级设备制造更新一代的伊尔96客机时,便把相当一部分零部件的产能转移到了梅莱茨pz1工厂和契卡洛夫工厂。

“他们专门选择坐这架飞机过来,应该是个释放善意的信号。”

洛兹科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西装,抬头看向远处已经落地,正准备进入滑行道的客机,神情中带着振奋:

“我们一定得把握住机会,这次我已经跟对外经济关系部的弗拉德科夫部长谈过了,只要华夏人给的价格足够有诚意,他不会给契卡洛夫厂的产品设置出口门槛。”

几分钟后,编号为b2o16的伊尔86稳稳停在了众人面前。

率先从舷梯上走下来的是一名看上去有一定年纪的将军。

正是之前和常浩南共同完成了对欧盟代表团谈判的怀国莫。

而跟在他后面的代表团成员也大多数都身着戎装。

早已准备好的洛兹科率先迎上前去:

“欢迎你们的到来,我是联合航空技术出口公司的代表团长,谢尔盖·洛兹科,也是伊留申集团的营销部总监。”

“怀国莫,国防科工委主管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的副主任。”

双方花了几分钟时间互相认识,然后便登上了由塔什干本地安排好的车队,准备前往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

作为联盟解体前最主要的大型飞机生产基地,那里其实是可以直接起降伊尔86这个体量飞机的。

但米尔济约耶夫市长玩了个小花招。

他准备在路上顺便带着华夏的代表团看一下城市里面其它比较有价值的地方。

如果对方愿意投资,那再好不过。

就算是想要直接买走,他也可以开出一个个比较低的价格。

顺便还能从中捞上一笔。

只不过这个计划显然没有考虑到代表团成员的身份。

国防科工委并不负责商业事务,况且1997年的华夏又不像二十年后,实在也拿不出什么闲钱来搞对外投资。

而恰好此次华夏方面的负责人怀国莫又是搞技术出身,跟同样当过工程师的洛兹科很有共同语言。

因此开往目的地的一路上,米尔济约耶夫甚至都没有太多机会插入到另外两个人的谈话之中。

第265章伊尔114?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车队在塔什干的街道上绕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到达位于城市东边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

加长奔驰车里面刚才还算活跃的气氛在驶入厂区大门的那一刻开始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透过侧窗玻璃,怀国莫可以清晰地看到厂区内高大的车间、广阔的跑道,以及不远处停机坪上随意停放着的几架老型号伊留申飞机。

一切都诉说着这座亚洲最大飞机制造厂的辉煌过去。

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透过装饰用的花团和饰板看到厂房侧面几块破碎的玻璃,以及地面上石板缝里长出来的野草。

虽然距离联盟解体才过去5年多一点,但一般程度上的表面功夫甚至已经无法遮挡住这里已经显露出的些许破败和荒凉。

车队缓缓通过一排状态不一的伊尔62飞机,从机况上看,已经有很长时间没人维护它们了。

1991年12月25号当天,这些飞机可能正被送到此处大修或者升级,但随后而来的一切让它们失去了用户,被迫永远留在这个内陆戈壁的城市。

或许是注意到了怀国莫的视线,谢尔盖·洛兹科适时地打破了快要凝固住的空气:

“这些都是贵国很熟悉的老型号,放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等会我会带你们看一下伊留申最新型的几种飞机。”

华夏方面的随行人员很快把这句话翻译给了怀国莫。

后者愣了一下,随即出爽朗的笑声:

“好,那我们就拭目以待。”

几分钟后,浩浩荡荡的车队停在了契卡洛夫厂二号总装车间的门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