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249节(第2页)

第249节(第2页)

如果能维持住完整的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以后未必就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但要是从航空生产联合体退化成单纯的设计院,那基本就彻底完蛋了。

所以接近绝路的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决定把图波列夫的客机生产线搬到下诺夫哥罗德去,好歹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

想法很好,执行过程也很顺利。

唯一的问题是,还是没有订单。

来自国内的零零散散几架订货只能勉强续命,要起死回生还差得远。

而在失去了经合会这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之后,尽管图波列夫的几种新型号客机单论性能并不落后很多,却也显然已经无法和波音空客成体系的型号序列竞争了。

更何况还有适航认证这个壁垒。

随着联盟解体,俄罗斯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声望骤减,可没几个国家愿意购买一种缺乏欧美背书的客机型号。

因此,看到华夏和欧洲进行了适航互认的克里莫夫,基本就相当于是快淹死的人突然被人往脸上扣了个氧气瓶。

倒是旁边被他拉过来的克拉夫琴科比较冷静。

“瓦沙(瓦伦汀的昵称),我理解你很着急,但这上面已经明确写了,适航互认的范围只包括支线飞机,而且必须是由华夏大陆范围内的公司进行设计和生产,我们没办法钻这个空子……”

“为什么不能?”

克里莫夫回过头,带着一脸决绝的表情看向克拉夫琴科,

“实际上,之前华夏去塔什干考察伊尔76生产线的时候,华夏方面和我们的一位代表私下接触过,表露过想要参照苏27的形式,在他们国内生产图2o4系列客机的意愿。”

“对方提出的要求包括全套的技术产权转移,还有按照华夏标准对飞机进行改进,所以公司方面本来还在犹豫……”

“不是伱等等……”

听到这里的克拉夫琴科已经懵了:

“在商用飞机这一块,我们不是合作伙伴么,我怎么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情?”

“另外,你们把客机生产线弄到华夏去,那我们公司在下诺夫哥罗德的工厂怎么办?”

“还有,要是连设计标准都按照华夏的要求修改,你这飞机还能叫图2o4么,岂不是彻底卖给他们了?”

面对这样的一键三连,克里莫夫自知理亏,也不太好回答,因此直接跳过了第一个问题。

“咳咳……我们家乡有句俗语,叫做既然已经决定卖*,就要享受这个过程。”

“现在我们公司眼瞅着就要破产了,卖几个飞机型号而已,相信就算图波列夫同志还活着,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你们米格也不要急,先以华夏的航空工业水平,不可能马上就实现完全国产,最多先把总装工序弄过去,你们至少在未来十年内都可以继续生产零部件和子系统,也不是没有出路。”

“再说了,只要型号的销路被打开,国内市场总归还是要采购的,到时候还不是得在下诺夫哥罗德生产?不管怎么说,先都得先活下去啊……”

克里莫夫一番巧舌如簧,只可惜他不认识华夏的存在主义大师阎百川先生,否则非得再来一句“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

克拉夫琴科张了张嘴。

他下意识想要反驳对方的说法,但却现无从说起。

在大脑里简单过了一遍克里莫夫的逻辑线之后,甚至还感觉有点道理。

于是克拉夫琴科花了几秒钟时间就完成了自我开脱。

“我懂了,你说得对。”

第324章图334客机和霹雳12空空导弹

尽管说服自己接纳了对方的思路,但克拉夫琴科很快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还有一件事,图2o4的起飞重量可是有1oo吨,完全不在他们这个协议规定的范围里面……”

不过对于思维缜密的克里莫夫而言,这种事情自然早就考虑过了。

“图2o4是他们的要求,我们当然也有我们的条件啊……”

他带着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回答道,

“可以把图334的总体设计略微缩小一点,然后捆绑在一起进行谈判,反正华夏那边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直接上1oo吨级的干线客机,有一种低两个级别的飞机练手,他们想必也不会拒绝。”

图334是一种起飞重量45吨,座位数95-11o级别的大型支线客机,相比于像emb145还有crj2oo这样的传统支线飞机,最大的优势在于使用了和干线飞机同样标准的客舱,因此舒适性相比竞品要优秀得多。

由于和图2o4伊尔96使用了相同一系列的驾驶舱配置,所以操控便利性和玻璃化程度都还不错。

当然,一并继承的还有三人制机组。

好在价格也是一如既往的低廉,只有同级别飞机的一半左右。

并且只要砍掉1o个座位,再在华夏那边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搞一手联合研,就可以完全符合适航互认协议的要求。

旁边的克拉夫琴科听到这个回答之后差点绷不住。

卖身也就算了,搞的还是买一送一。

别人本来只点了一个,结果你直接拿出一对姐妹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