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完之后才现,其中涉及到的部分远远不止于此。
简单来说,函件里面提到了三件事情。
一是刚刚常浩南就想到的,把航空工业总公司一分为二。
二是之前怀国莫和丁高恒都跟常浩南说过的,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沪飞的大飞机产业园,用于承接从欧美转移过来的、华夏标准体系之外的航空制造业。
三是对整个民航产业进行重组。
在进入9o年代后半叶之后,民航产业不讲道理的暴利时代结束,各大航空公司为了争抢客流竞相压价,然而在大量飞机和航材需要进口、管理水平也没有显著提升的情况下,西北航空等公司已经陷入资不抵债的情况,北疆航空和北方航空等情况稍好,但也是持续亏损,剩下的彩云航空和西南航空虽然经营情况不错,但规模实在太小,完全不值得维持一整套级别颇高的管理班子。
因此上面计划以国航、东航、南航为主体,将目前民航局直属的9家航空公司整合成三大航空集团,这样也便于和国外航司进行竞争。
实际上,这三件事情之间还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由于常浩南在过去一年中有意或无意的努力,国内的民用航空产业没有进入上一世9o年代末那样一地鸡毛的状态。
虽然目前拿得出手的型号也就是一个新舟6o和一个运12,但是和欧洲签署适航互认协议,又跟欧洲在航空气象安全领域开展以我为主的合作,显然还是给上级打了一针有力的强心剂。
因此航空工业总公司分家的方案和原来的时间线产生了相当巨大的差别。
按照函件中的说法,一集团仍然保留目前总公司的情况不变,分出去一个二集团接手整个沪飞,以及镐京和冰城两大飞机制造集团的商用航空部门,那个独立于沪飞以外的大飞机产业园在建成之后也会归于二集团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一集团主要负责军用,二集团主要负责民用。
比原来确实合理了很多,至少让常浩南无法马上判断利弊了。
而民航重组跟另外两件事之间产生关系,则是因为涉及到了一家相当特殊的航司。
华夏联合航空。
此时距离“军队一律不得经商”事件只剩下了大概一年时间,很多以军队为主体的企业都已经开始了清退或者改制,其中作为重资产行业,并且还运营着包括伊尔76在内不少军用运输机的联合航空自然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
按照函件中的意思,是把联航也一并交给分家之后的航空工业二集团,这样可以保证哪怕国产的民航客机在性能,尤其是运行成本方面稍差一些,也不至于完全没有用户,算是国家出面给历经多番曲折后终于起步的华夏民用航空业做一个兜底。
绝对的大动作。
而且还是组合拳。
要知道,大飞机产业园是前一世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民航重组则是到2oo2年才进行。
如今却要把三件事情集中到一起来完成。
这样影响航空产业展的百年大计,现在竟然把征求意见函给到了自己手里,常浩南在读完函件的时候,确实产生了一瞬间的恍惚。
尽管几个月前,科工委方面就说过,大飞机的产业园选址会将他的意见纳入考虑。
但纳入考虑和正式函,毕竟还是有些区别的。
所以才有了刚刚那个脱口而出的问题。
“当然是给你的,信封上这不是写着么。”
杜义山笑呵呵地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
“这次的事情,你也能看出来,影响会很大,咱们学校收到这个征求意见函的,只有伱、我和刘振响,我早上跟刘院士碰了个面,觉得还是应该拿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来。”
“不过上面给的回函截止日期是8月31日,所以倒也没必要着急,我们都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到时候再碰个面。”
常浩南把手中的函件装回信封,然后点了点头。
“好的,老师。”
不远处沙上的唐林天看着背对自己的常浩南,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今天早上跟机要人员一起领到三个信封的时候,他还以为除了给刘振响和杜义山以外的第三个是给自己的。
结果……
nnd,人跟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都大。
有些悲愤的唐林天这样想到。
第328章国企负责人提名,三百万的项目(4k)
“对了,老师,唐院长,我这次来找你们,其实主要是为了另一件事情……”
在收好三部委到学院的函之后,常浩南总算找到机会,和杜义山以及唐林天说明了今天的来意:
“我昨天收到了另一个函件,是科技委来的,邀请我担任973计划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
说话的同时,他把从刚一进门就拿出来的那封信展开,交给了面前的杜义山。
“关于这件事情,我想问问您二位的意见。”
杜义山接到手中,低头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然后示意不远处沙上坐着的唐林天也来看一下。
后者只是飞扫过几眼就还给了常浩南。
他知道这种事情自己插不上什么嘴。
常浩南来问是人家尊重他这个院长,但是在杜义山也在场的情况下,没必要做什么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