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士能知道我第一次过来的事情,受宠若惊啊。”
常浩南也跟对方客套了一下。
并且他确实比较意外。
虽然每个使用算的人都会留下记录,但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人挨个去翻的。
“嗐,去年您跟我们所徐研究员合的那篇论文,至少国内圈子里的同行肯定是都认真拜读过的,我后来还专门问过徐研究员关于您的情况。”
这个说法倒是靠谱,看来李杰倒也不是临时抱佛脚。
不过没等常浩南再开口接上,后者就话锋一转:
“说起来,我听组织科那边的人说,今年过完年之后不久,我们徐研究员就被常工你给拐跑了,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咳咳——”
常浩南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李院士,话不能这么说,明明是金陵那边的电子14所把我们俩一起请过去的,只是徐研究员在阎良那边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要做而已,不过我估摸着也快了。”
“诶,常工您有所不知。”
李杰一边带着常浩南上楼一边摆了摆手说道:
“我们这位徐研究员,水平确实是有,但这个性格啊,着实是难搞,所有跟她合作过的研究员,几乎都因为跟不上她的思路被搞出来过心理阴影,手底下的研究生更是有心态崩溃到我这哭着要退学的,能稳定地跟她合作,您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说着还对常浩南比了个大拇指。
很快,一路寒暄的二人便来到了李杰的办公室。
“关于项目组的总体情况,我们已经接到了科委和经贸委的文件。”
李杰给常浩南和自己分别倒了杯水,然后坐在后者对面的沙上:
“无论是跟高校,还是和企业的合作,我们所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您有什么要求,可以放心地跟我们提出来,至于联合挂牌实验室的事情,我们也会尽全力进行合作。”
联合实验室自然不是在一个地方挂两块牌子就完事了,而是要在京航大学和计算技术研究所两边分别设置一个实验室。
“这个项目时间比较紧,我也就不跟李院士您卖关子了,我现在手头需要的,一个是设备,一个是人。”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纸杯:
“我知道您现在应该是在开最新的曙光2ooo级计算机?”
“没错。”
曙光2ooo属于公开项目,没什么好隐瞒的:
“不过目前我们才刚刚把辽河油田那台曙光1oooa遗留下来的一些技术问题解决掉,常工您要真想用上曙光2ooo,那恐怕还得等个几年时间。”
“时间不要紧,我等得起。”
常浩南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既然李院士您看过上面下来的文件,应该知道我现在的这个项目组算是给明年就要成立的公司打个前站,3oo万的经费,也只是这半年的开销,想要在年底之前花完,其实还有点难度。”
听到这个半年3oo万的数字,饶是李杰也是微微瞪大了眼睛,拿着水杯的手抖了一下。
要知道,他负责的整个曙光计算机开项目,每年的研究经费也就只有2ooo万。
那可是个硬件项目。
软件项目在花钱这方面,相对来说是没那么凶猛的。
更何况这还是个处在草创阶段的项目组。
确实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了。
“所以你是想……”
“我想以项目组,当然书面上会是企业的名义,向曙光集团投资,条件是获得曙光2ooo计算机完工之后的优先使用权。”
“另外就是,希望能让贵所的一些有能之士来项目组,以及未来的企业担任一些关键职务。”
实际上,这也正是常浩南此行前来的目的。
刚刚李杰说他们在与企业合作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绝不是在瞎吹。
因为梦想电脑的柳总经理,这会就正是这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挂名所长。
虽然他并不负责实际工作,既不管钱也不管人,但至少名字还是挂着。
当然,应该也挂不了多长时间了。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计算所和梦想公司之间的恩怨纠葛一直持续到了世纪之交。
其中的过程极为复杂,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计算所失去了梦想公司这样一个把孵化成果的平台,包括李杰所负责的曙光计算机项目在内的诸多课题都受到影响,并且倪南光院士也彻底离开了梦想集团。
常浩南的那家公司作为科学院的院属企业自然不可能直接插手其中,但是减少一些损失,以及让计算所的成果能够获得另一个得以落地的平台,还是能够办到的。
面对这两个要求,李杰短暂地思考了片刻:
“人,肯定是没问题,只要是本人有这个意愿的,你又能得起工资,那要多少我都愿意给。”
“但是这个投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