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294节(第2页)

第294节(第2页)

“所以我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包括4-6个级别、换算流量从5kgs到25kgs、循环功率从1m到2om不等的核心机型谱序列,由此足够派生出推力范围覆盖2oo公斤到25吨的各种动机型号,再考虑到单、双和四的不同方案,就完全能满足未来2o-3o年内绝大多数航空器对于动力的要求。”

“有了这样一个核心机体系之后,再需要新航的时候,就不用像过去那样从头开始研究,而只需要在已有型号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修改,消耗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也都会大大降低!”

丁高恒和梁卓平两个人都沉默了。

信息量比较大,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

这种事情,低情商的说法叫画饼,高情商的说法叫描绘宏伟蓝图。

主要看具体讲出来的人是谁。

具体到常浩南,那自然是倾向于后面一种情况多些。

“这个过程,恐怕还是要分阶段进行吧?”

许久之后,梁卓平试探着问道。

“那当然,目前的计划,是先把25kgs流量、2om功率级别的核心机给搞出来,除了涡扇1o以外,还可以顺便衍生出一种用在大型飞机上的高涵道比型号,解决我们眼前最迫切的需求。”

常浩南总归也是脚踏实地的人。

真要是五六个型号齐头并进,那就算是他也不可能吃得消。

第378章焕然一新的歼教9

常浩南关于航空动力展路线的规划,在丁高恒那边不出意外地获得了认可。

而航产业大会的筹备工作,也就跟着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事关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相关单位,自然不可能像一个部门开会一样今天通知明天就召开。

准备上二十天到一个月都属于正常的效率。

所以在从国防科工委回去之后,常浩南除了把关注重点逐渐倾向于航空动机设计和制造之外,日常生活倒也没什么大的变化。

反倒是由于软件项目成员的总体熟练度越来越高,每天的工作强度都下来了不少。

贵航那边派来的人原本预计应该就在这两天到达京城,不过路上显然因为一些原因耽搁了。

在这个年代,倒也正常。

毕竟通飞机的地方不多,又没有高铁路,以对方那几个厂所的位置,恐怕中间还要坐一大段客车。

总之,当常浩南终于接到学校门卫打来的电话,说有两名从筑城那边的同志要见他时,已经是约定时间的三天以后了。

来人自然是孙惠中,还有他的一名助理工程师,叫林同鑫。

后者是今年才从西北工大毕业的研究生。

黔省本地人,要不然恐怕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总体履历不算特别亮眼,但是在贵航这种地方,能招来这样的人就已经相当不容易,哪还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所以刚入职一个月,就被带着来了京城。

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常主任,半年多不见,恭喜荣升啊。”

孙惠中刚刚在门口跟门卫闲聊了几句,从对方的称呼中得知常浩南已经担任了这个算中心的主任。

“嗐,什么荣升,在不同岗位上做贡献而已。”

常浩南说着把两个人引到旁边的沙上,然后倒了两杯茶水递过去:

“孙工舟车劳顿,到京城之后没在住处休息一天?”

之所以有这么一问,实在是对方两人的扮相有点狼狈。

头和身上的衣服一团乱糟,双眼布满血丝,活脱脱像是好几天没怎么睡过觉的样子。

“唉……快别提了,这一路上真是要急死我了。”

孙惠中把纸杯里面的水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一开始还算挺顺利,我们从云马厂坐客车赶到筑城,正好赶上每周只开两次的航班飞到江城,然后……就在江城足足耽搁了4天时间,要不然也不可能迟到这么多天才到您这。”

“耽误这么长时间?”

常浩南原本倒是没有怪罪对方来晚了的意思,反正之前芮晓亭那个远火项目已经证明了软件的可用性。

不过对方这么一提,也确实让他有点好奇。

毕竟从之前那封贵航递交上去的申请报告来看,他们对这个项目应该还是挺着急的。

“上个星期,江城那边连着下了好几天大雨,飞机全部停航,我们刚开始还担心安全问题不太敢坐火车,后来去看了一眼时刻表,现通往北方的车次也几乎都停了。”

“最后总算是在今天早上等到一个半晴的天气,机场跑道的水也正好排干,飞机这才能正常起飞,否则恐怕还得继续等下去。”

孙惠中描述的内容让常浩南心里猛地一惊。

他虽然没时间专门去关注天气预报,但是搞航空的人很难对此毫无感知。

从最近各地反馈的只言片语来看,并不只是江城遭遇了连续暴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