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312节(第1页)

第312节(第1页)

常浩南翻到第一份申请的最后一页,现果然有一个西班牙味十足的签名。

他当然认不出西班牙语,但经过这么一提醒,还是能看出签署这份申请文件的人正是费尔南多·洛伦佐。

这就非常合理了。

毕竟在当时谈判的过程中,第一个提出跟华夏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及第一个提出考虑从华夏这边引进技术的,都是这个有点可爱的小老头。

在那之后他维持着对华夏这边情况的持续关注也很正常。

而此公在欧洲那边的数值计算领域颇具影响力,自然很容易连带着引起其它同行的关注。

好事,都是好事。

“对了。”

常浩南把手里的文件还给杨慧梅,然后转头看向另外一边的项目组副主任——

原本常浩南准备直接把李杰给请过来,但考虑到对方毕竟已经是曙光集团的董事长,还是院士,跑到他手下当个技术部部长的可能性实在是几乎没有,因此这一岗位只好暂时空缺,先让项目组的两个副主任临时顶上。

“我们软件现在只提供了ui界面的多语言版本,现在既然试用阶段就有国外用户,那说明书,另外还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也要抓紧时间翻译出来”

尽管试用阶段的软件不涉及收费问题,但毕竟也不是开源软件,在法律层面上,防盗版的努力还是要做的。

至于防不防得住那是另一回事。

“没问题,这方面的工作我已经部署下去了,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懂欧洲那边法律的人太少,所以这方面的进展会慢一点。”

副主任点点头回答道。

“不要紧,第一批客户的口碑很重要,哪怕稍微晚一点给国外货也没关系。”

在这种事情上,常浩南秉持的原则还是宁缺毋滥。

“是!”

第399章雪中送炭

率先收到试用版软件的用户,毫无疑问是近水楼台的京航大学和华夏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当然,出于公司的正规化流程,以及法律层面的完善度考虑,还是要有一份授权文件经邮政业务寄出去。

毕竟邮戳在民事活动中是期间(期限)和送达行为的重要的判断依据,尤其是体现为合同订立过程中。

在这个没有电子签约的年代,此事尤为重要。

只不过终究是同城配送,加上优先级又高,因此双方在试用版本行的第二天就收到了纸质的授权使用许可。

实际上,它们甚至不需要什么安装程序——torchmu1tiphysics软件本身就诞生于京航和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机房里面。

只不过这个授权文件的生效意味着这两个机构内的研究人员可以在公开表的成果,或者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使用新的软件。

随后,稍晚一些,航空工业总公司和航天总公司等几家科工委系统内总部的央企和高校也收到了同样的许可。

按照常浩南设定的方案,提升版用户会先于专业版用户大约二到三周收到软件的安装光盘,这主要是考虑到前者基本都是体制内的涉密单位,万一法律条文或者软件设计上有什么缺陷,由它们率先现所导致的影响相对比较可控。

作为代价,这些单位手里的项目基本都是周期长投入大的狠活,所以一般来说,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完整的使用情况反馈。

但凡事总有特殊。

几乎就在相关单位开始批量接收torchmu1tiphysics软件安装包的同一时间,冰城工业大学。

李志宏教授的课题组已经为他们手中的项目困扰了许久。

从1992年起,他们就跟其它几个高校的同行一起,合作进行高精度螺旋锥齿轮加工的研究。

这是一种在高端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十分常见的零件,例如常浩南正集中力量摩拳擦掌准备攻关的涡扇1o动机和重型模锻压机,就都需要大量高精度螺旋锥齿轮。

由于空间形状结构复杂,其加工难度相当高,很长时间以来只能由从美国格里森和德国克林贝格进口的数控磨齿机来完成。

但进口磨齿机的功能受限,且很多种产品都被限制不能用于制造不说,生产中如果遇到问题,还要把数据传到机床生产厂家,由外方的技术人员来调整参数。

相当于华夏这边的厂家花费15oo-2ooo万巨款买来一台机器,却只是在给外国供应商当操作工,不仅不能生产最紧缺的零部件,甚至连相关领域的知识都接触不到。

简直是明晃晃地欺负人!

因此,获得自己的数字化精密加工能力势在必行。

今年上半年,这个最初目的只是单纯针对高精度螺旋锥齿轮的研究被纳入了精工计划的范畴,并扩展成为了面向更广的“高性能复杂曲面数字化精密加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获得了新的资源和经费之后,李志宏教授终于开始着手把传统“铣齿-热处理-研齿”三步法工艺中的最后一步改为磨齿,并在实验室环境中试制出了符合要求的成品,但却始终无法转入工业化生产。

该工艺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在于磨齿工序要和热处理工序进行配合,以修正后者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误差,但磨削加工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磨削热,影响修正精度和后续的应力释放过程。

国外相关厂家在这一领域已经深耕了几十甚至上百年,各自有一套相当准确的磨削加工模型,即便如此,对于不同的具体产品,仍然需要进行大量试验才能确定加工参数。

而国内的研究才起步不到2o年,要想短时间内追赶难度可想而知。

“王杰啊。”

李志宏摘下眼镜,揉了揉已经有点开始脱的头顶,把旁边正在埋头画图的一名学生叫了过来。

“你把这个新的工艺要求给加工厂那边送过去。”

房间另外一边的王杰放下手中的铅笔和圆规,走过来从教授手中接过一沓厚厚的文件,翻开之后看了两眼。

“又是调整了磨削力计算公式里面的经验参数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