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总?”
对方毕竟是负责行政领导的总工程师,在人员分配这方面,他也不好直接越俎代庖。
至少得客气一下。
何况常浩南本人毕竟不是6o6所的员工,此前跟这边的接触也就限于涡喷14那个项目,因此要论对于情况的了解,跟土生土长的海谊德肯定不能比。
后者随即点点头:
“各方向的骨干人员,我会按照之前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参与昆仑项目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分配,至于每个课题的负责人么……”
海谊德说到这里,低头思索了一下。
这方面的影响实在太大,即便是他也不可能当场就马上给一个名单出来,更何况其中还涉及到其它厂所过来的同行。
虽然6o6所负责抓总设计,但大家毕竟都是兄弟单位,你真要是一点脸面不留,那也总不太好。
“负责人的话,后面几天时间我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把相关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列一个名单出来,具体人选不如常总到时候再定?”
海谊德之前并不是在客套,他对自己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知。
考虑到太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管谁来当总工程师,主要都是负责提供行政方面的支援。
以及背锅。
所以他还是把关键位置的决定权交给了常浩南。
“这样也好,完整的任务分配方案,等下周全员大会的时候再确定。”
常浩南合上面前的本子,交还给刘永全:
“但在那之前,几个重点方向的研究工作还是要抓紧时间开始,另外,涡轮和热加工工艺这两个方向我会亲自负责,至于压气机,我觉得可以交给刘永全同志,诸位觉得呢?”
突然被点到名字的后者甚至没能马上反应过来。
直到海谊德再次叫了一声他的名字:
“永全,表个态?”
“保证完成任务!”
第417章全国个压气机研究中心
俗话说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
在那场十个人的小会开完之后,涡扇1o在技术方面的大方向也就基本被确定下来了。
这样一来,真正要留到全体骨干成员会议上的,反而多数都是一些组织方面的问题。
不过,尽管此前已经做过相当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真正上手负责一整个项目的难度和复杂性,还是远远过了常浩南一开始的想象。
哪怕在没有遇到什么明显内部阻力的情况下,他仍然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总算把涡扇1o项目所涉及到各项核心部分研任务给分配下去。
比一开始计划的期限足足延长了一倍。
当然,对于华夏的航研究人员来说,延期一倍这种事情,放在过去基本上属于日常……
所以倒也不当个什么大问题。
好在万事开头难,后面的工作相比起来要容易理顺得多,整个项目团队也逐渐走上正轨。
对于这段时间常浩南来说,除了总管涡扇1o的总体设计方案之外,他先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搞出来一个专门的小型高吸附式压气机试验台。
torchmu1tiphysics确实能够以极高的拟真度对设计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但这是针对设计过程中而言,并且涉及到的内容也得是过去已经存在理论或者至少是工程基础的才行。
把附面层抽吸原理用在压气机叶片设计上本就是国际创,因此常浩南不仅要完成涡扇1o这一个项目,还得顺便把这方面的理论内容给完善起来,让后来者做到知其所以然才行。
而且另一方面,就算未来真正做到了整个设计流程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那成品出来之后也总要经过实机测试才能真正完成定型。
这不仅是国家标准,也是航空安全的底线。
光靠“俺寻思”搞设计,早晚是要出问题的。
不过,这个试验台设备没办法放在盛京。
因为它产生的数据计算需要依托极高的计算能力才能完成分析,而无论6o6所还是6o1所,目前手头都没有符合要求的算。
所以最后只能安排到京航大学那边。
这下子,最乐的自然就是唐林天了。
在听到风尘仆仆赶回京城的常浩南说起这件事时,他整个人几乎条件反射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大步流星走到后者面前。
要不是朱雅丹在旁边以一个颇具气势的姿势站着,常浩南丝毫不怀疑对方会抱住自己亲上几口。
“浩南同志,说吧,需要学校方面提供什么支持?哪怕砸锅卖铁,全校教职工掏腰包垫钱,也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一所大学想要展,除了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充足的经费之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项目,就是一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实验设备。
尤其是对于工程领域来说,这些设备往往投资大、周期长且适用领域相对狭窄,一个国家,或者至少一个区域内一旦建成一套之后,很难再下决心去搞重复建设,于是一定范围内所有搞相关研究的课题组必定会从物理意义上被集中在这仅有的一台独苗周围。
而拥有这种设备的机构自然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好处,至少研究成果多少得共享一部分,而且署名里面怎么也得加个名字。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这一学科或者方向的带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