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369节(第1页)

第369节(第1页)

不过至少在未来几年中,公司还是需要一场标志性的胜利来提振市场信心。

而a3xx这样举世瞩目的项目,显然是个很好的机会。

“这个么……”

布莱德犹豫了一下:

“根据我的经验,研究工作讲究的是保持稳定的工作节奏,如果一味通过增加工作量来推进研进度,那么最终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正当戈尔茨坦点点头,准备把这个话题让过去的时候,对方却突然又补充了一句。

“所以……得加钱!”

“我需要再招一些实习研究员,还有更多的实验样品,以及算的计算资源!”

“得……”

好家伙,原来是要钱的。

不过对于这种重要性拉满且前景明朗的项目,财大气粗的通用电气也确实不差那几百万美元。

看到如此干劲十足且充满信心的布莱德,戈尔茨坦也有了几分前路一片坦荡的感觉,当即向前者保证道:

“好吧,我回去之后会向上面提出申请的,通用电气会尽全力支持你们的研究!”

“感谢你们,很荣幸能和通用电气这样一家伟(有)大(钱)的公司合作!”

……

布莱德课题组的这套新设备确实没有白花钱,电加热虽然在加热度上不如直接喷油点火的传统方式,但温度控制精度却远远过后者,获得有效实验数据的概率从过去的不到2o%直接飙升到接近1oo%。

更不用说先进的全数字化监测和记录设备,可以让实验操作简化为最多不过五个步骤,大大解放了人力,也可以减少很多因为人为失误所导致的问题。

因此,还没等布雷德和戈尔茨坦把第二杯咖啡喝完,被前者指派进行试验操作的女研究生瑞吉娜便敲门走了进来。

手里还拿着一张软盘。

“教授,您要的那部分数据已经出来了,都在这里面。”

布莱德放下喝到一半的咖啡,把软盘接过来,插入软驱。

没过几分钟,一张黑白的温度分布图便显示在了电脑屏幕上。

瑞吉娜并没有就这么离开办公室,而是对着屏幕介绍道:

“高压涡轮导叶前缘的热斑会随着推力的提高而逐渐向外部迁移,迁移路径跟我们之前的预测稍有差别,但总体规律一致,在使用了冲击冷却的对照组上,热斑块虽然还是存在,但温度已经相比对照组降低了不少。”

布莱德教授的课题组规模不小,竞争压力更是很大,有这样的表现机会她当然要把握住。

“现在的问题是,在应用了射流冷却之后,涡轮叶片的叶顶部分会集聚比过去更多的热量,这个位置很难布置射流缝,单靠气膜冷却的效果也一般,温度并没有出最高限制。”

“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叶顶区域历来都是涡轮叶片上最难处理的区域,热斑的位置变化本来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试验,第一次测试能取得这么明显的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至少证明我们用冲击冷却进行重点强化的思路是正确的!”

看着眼前的图片,布莱德显然心情很不错。

数值分析结果不准确,难道是什么大问题吗?

本来就是提供一个参考作用好吧。

总不会真有人能算到跟实际情况基本接近吧?

不会吧?

布莱德的嘴角扯出一个喜悦的弧度。

这意味着他的课题组不仅在压气机设计,甚至在涡轮设计上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甚至反了提供这台mt1型测试平台的牛津大学。

“把实验数据处理一下,设备处理好,晚上我们组织一场小规模的宴会,也算是欢迎一下戈尔茨坦先生!”

……

应该说,布莱德的能耐还是比较大的。

他能在不依靠试验的情况下,把涡轮入口处复杂的非均匀因素考虑个七七八八,并针对性地利用冲击冷却进行处理,绝对算是航研究领域中的豪杰。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计算是在拿到mt1平台之前完成的,因此研究对象一直都是单独的涡轮叶片。

当然这并不是布莱德的问题。

以9o年代末的算水平,依靠正常的计算方法,确实没办法对整个航空动机的热端部分进行气热耦合建模。

但如果他听到过常浩南对于那篇“边角料”文章的评价,就会意识到,冲击冷却是有极限的。

在所有热区加入冷却槽缝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行为,到了段壁附近,效果会非常差。

因此,热量聚集在涡轮叶片的叶顶部分,并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是在一台真正的航空动机里面。

由于燃烧室和涡轮结构都会被机匣所包围,所以整体的散热条件其实比实验台上面更差。

而燃烧室中航油燃烧所送出的高温气流,也终究不如电加热来的稳定……

第473章“太行”动机设计评审会(日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