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c。b。法拉利公司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因为这是华夏在高端机床领域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一旦形成惯性,也就意味着华夏在机床产业的相关标准上,会大量参考c。b。法拉利公司。
完全是泼天的富贵。
常浩南略加思索,很快答复道:
“人选的事情,优先从军工系统里面抽调立场和技术都过硬的骨干力量,当然,这些人我不白要,等到加工中心投产之后,可以在价格上相应地予以补偿。”
“再有就是,建议c。b。法拉利,在可控范围内,尽量扩大一下企业规模。”
常浩南说着整个人放松地靠在椅背上:
“不然,我怕咱们到时候接不住收到的订单。”
兰新志一手拿着笔记本,另一手握笔飞记录。
作为科工委的高级秘书,他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堪称极品,一条条一件件,按照重要性和相关对象分门别类,很快便把重要的业务全部处理结束。
每天的例行公务结束之后,兰新志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马上离开。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从内袋中掏出了一份报纸。
“常总,我觉得,您有必要看一下这个。”
“哦?”
哪怕距离重生已经两年,常浩南仍然保持了一些2o2o年代的习惯。
比如除非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很少看纸质媒体。
他略带好奇地把报纸接到手中。
《行政干预,是否已成为影响对外开放成果的最大阻碍?》
常浩南挑了挑眉。
如此直白的标题,结合现在这个时间点,他甚至都能猜到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后,他差点绷不住笑出来。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们来说,报道的内容确实很能吸引眼球。
只不过常浩南那是经历过自媒体疯狂时代的人,看到这里面的内容,就跟看古墓派公知差不多。
里面毫无新意地拿几个西方达国家的企业作为例子,然后又和国内几家经营状况不佳的国企进行对比,指出“僵化的经营体制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市场经济”云云。
至于文章最后的矛头,自然是直指几个工业部,以及即将取代它们而成立的几个对应司局。
当然,如果仅仅是如此,还不至于惹人笑。
真正让常浩南绷不住的,是文章里好死不死地用最多的篇幅吹了一波意大利,并把意大利企业作为私有化之后得到飞展的“正面典型”。
然而,如今的他敢说,全国范围内,根本没有人比我更懂意大利……
别的不提,快要跟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穿一条裤子的芬梅卡尼卡集团,就是意大利国企。
除此之外,意大利的公路、铁路、邮政、能源等命脉产业,也都是国企……
而且营收水平都相当不错。
只能说是非常爆笑了。
“常总,我们需不需要想办法回击一下?”
兰新志自然是慌的。
装备工业司的成立,虽然是板上钉钉,但如果风向过于不利,那么也会给后面开展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
“当然要回击!”
常浩南把报纸轻轻拍在了桌面上:
“你把和c。b。法拉利公司合作签约的仪式往后安排几天,拖到这个月月底,给装备工业司来个开门红。”
“既然有些人这么喜欢洋大人,那就让洋大人亲自来打他们的脸!”
第55o章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
装备工业司最终还是成立了。
只不过,在市场开放这块受到的内外压力确实很大。
所以上级也不好明目张胆地直接把太多原来机械工业部的职能划拉到装备工业司名下。
只能是以国防安全的名义,把一部分重点关注的单位转到国防科工委系统进行管理。
当然,如果单从科工委这一个部门的角度出,进一步扩大职权范围,还划入了总共十几家业内影响力不低的大中型企业,怎么都是血赚不亏。
“兰司长,以后,我们的工作可就需要你多多支持了。”
丁高恒的办公室里,常浩南跟刚刚接到调令,正式成为装备工业司司长的兰新志握了握手,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