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495节(第1页)

第495节(第1页)

但十号工程眼下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以,宋闻聪甚至已经做好了预案。

如果真不能在短时间内搞定,那就先让十号工程以目前的架构服役,尽快解决空军缺少第三代战斗机的问题。

至于常浩南提出的那种改进思路,完全可以后面再说。

反正华夏空军的体量不小,能容得下足够多的子型号。

不过,现在听到常浩南几乎不假思索地就给出了解决思路,周围的一众人也顿时安心下来。

这至少说明前者对此早就有心理准备。

“原来……浩南同志连这样的技术细节都已经有所研究了?”

相比于其他人,站在常浩南身侧的杨韦语气中更多了一丝难以置信:

“这个前瞻性和预见性,实在是让人佩服……”

“呃……其实也谈不上什么预见性,算是个巧合吧……”

前者被这么一阵吹捧,赶紧摆了摆手。

然后,他就看到了周围几道带着好奇的目光。

稍作停顿之后,只好解释道:

“我前年过一篇有关下颌式内转进气道的论文,各位应该知道吧?”

其余几人自然是一阵点头。

虽然大家都是从一开始就加入十号工程的元老(除了常浩南),并没有谁亲自参与过歼7f的研。

但那篇《双模块下颌式内转进气道圆锥前体一体化布局研究》,作为计算流体力学的经典文献,再加上卢育英有一段时间在不少会议上都专门提到过其中的内容,肯定都还是看过的。

“其实……当时我就现,如果把进气道的位置进一步往后修改,当到达机腹位置的时候,那么在来流度过因素之后,附面层就会非常不稳定,稍加干扰便会分离。”

“原来如此……”

宋闻聪也是恍然大悟:

“怪不得你要把那个圆锥前体加进气道的组合体设计的那么……特别,原来关键点在这块……”

所谓特别,自然就是丑的委婉说法。

必须承认,歼7f的设计,在外形上确实是欠考虑了一些。

“这个么……”

其实常浩南刚刚只是随便找个理由而已。

实际上,他会知道弓形激波的事情,自然是因为上辈子看过相关的技术资料。

至于解决办法,确实是接触到十号工程之后才开始想的。

因为上辈子歼1o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2o1o年附近了,以那时候的计算机算力,在求解dsi进气道茧包外形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多加一个自由度进去做优化。

但是眼下没有这个条件,就只能用一些取巧的办法。

谁承想一顿操作下来,连宋闻聪都有点迪化那意思了。

但他也不可能把真话抖落出来,只好把中间的过程略过去,含糊其辞的总结道:

“总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在研究这个问题,后来在参与八三工程,对飞机的机翼进行改进的时候,想到了使用涡流生器延缓附面层分离的思路。”

“而且,除了这个主要功能以外,设计良好的涡流生器还能,改善进气道出口流场品质,减小涡扇动机进口处的总压畸变。”

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一方面,周围这些蓉飞的技术人员其实不知道八三工程那会到底生了什么

另一方面,涡流生器跟翼刀之间,确实有那么些许原理上的联系……

非要生拉硬拽的话,也说得过去。

“嘶——”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周围顿时响起一阵整齐划一的吸气声。

要知道,虽然常浩南,包括跟他关系最近的人,比如丁高恒、杜义山等,对于这些事情已经有点麻木了,但其他人可还没有。

在旁人看来,刚刚那一番解释,岂不是说明别人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种复杂程度的问题了?

那还不是斗宗强者恐怖如斯?

这个关节,常浩南自己其实是不太容易想通的。

不过,他也觉得自己应该转移一下话题了。

好在,旁边的杨韦这时候给了个助攻。

毕竟他的进化历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当离谱。

同类看同类,自然更容易接受。

因此,在其他人还处在对常浩南不做人的震惊中时,他就已经开始跟着常浩南的思路考虑技术问题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