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消息却可以成为明年申请更多国防预算的理由——
现在连华夏都已经开始批量装备国产的第三代战斗机,那咱们作为堂堂级大国,要是也用一样的第三代战斗机是不是不太行了啊?
所以肯定得赶紧加钱,尽快把两种第四代战斗机给搞出来。
防长嘛,本职工作就是要钱、分钱和花钱。
“那么,数量呢,数量有多少?”
科恩并不关心军事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他需要一个差不多点的数字来吓唬那些参议员。
“我们的线人蹲在盛京北陵机场附近守了几个月,到目前为止总共现了16架。”
这让防长稍稍感到有些失望。
哪怕别人不懂军事,但至少懂数学。
16架飞机,也就是美军三代机总数量的百分之一。
好像很难渲染成特别大的威胁……
亨利昂自然知道对方此时在想些什么,因此稍作停顿之后便继续道:
“截止目前的数量还不多,但是我们得到消息,华夏人很快就会有能力完全国产化这种飞机,而不是从俄国人手中购买散件进行组装。”
“到那个时候,他们生产飞机的度可就完全不受限制,而且我们甚至都没办法估计数量了……”
显然,她这并不是真的意识到了什么危机,而是单纯给防长递话而已。
办公桌对面,科恩已经开始在脑子里构思怎么利用这样的消息做文章,他过去智库出身,在这方面的资源多得很,操作起来并不困难。
不过,嘴上还是象征性地继续“关心”着情报的具体内容:
“其它部分都好说,但我想华夏人短时间内总不可能自己生产出动机,所以只要留意他们从俄国人那买的动机数量,就能大致算出来吧?”
“眼下还是这样。”
亨利昂觉得自己透露出这个消息应该已经算是等价交换了,但科恩并没有结束对话的意思,她也不好直接告辞走人,只好继续道:
“但是以后不好说,最近的很多信息都表明,他们可能在几年内也完成完成动力系统的国产化。”
“几年内?”
防长的表情带上了些许震惊,很快想到了他认为唯一能讲通的可能:
“俄国人穷疯了不成,连这种技术都一并卖出去了?”
虽然科恩不懂技术,但至少有常识。
华夏几乎完全没有涡扇动机的经验积累,光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在几年这么短的时间里解决动力问题。
所以只能是俄国人连同飞机一并转让了技术。
“关于这件事,我们还没有非常可靠的情报。”
亨利昂轻轻摇头:
“俄国人那边在7月份换上来了一个新的的联邦安全委员会负责人,还兼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和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在情报方面统一管理,不太好对付,之前一直跟我们合作的几个线人最近也都断了联系。”
“不过,从公开的消息来看,华夏最近两年已经和莫斯科一家专门负责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企业签署了好几笔大单,其中包括几百台民用飞机使用的动机,以及相关技术转让。”
“要是这样推测的话,那他们以非公开的形式进行军用航空动机交易,似乎……也是合理的。”
第639章空警2ooo,大卫国的小动作
威廉·科恩关注的焦点终究不是一种第三代战斗机带来的威胁本身,而是如何通过渲染华夏威胁而给自己部门争取更多利益。
因此,在一番不着边际的讨论之后,他很快也就放弃了继续深究华夏国产动机的具体技术来源问题。
严谨的军事情报是一回事,而利用智库和媒体进行舆论造势是另一回事。
人嘛,永远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参议院的一百个老爷里面,真的会去走程序细看情报机构文件的绝对不过一手之数。
所以重点在于七分真三分假,在有一定基础事实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推演。
华夏人国产苏27这个事情,无非有两种可能。
一是“华夏人瞒过全世界,偷偷用了几年时间开出一种航空动机装在了飞机上”;
二是“华夏人从俄国人手里一并买到了军用动机技术”。
要想说服并不懂技术的参议员,重点不在于真相是什么,而是判断他们会更喜欢哪个版本的故事——
显然是第二种。
因为这更符合一个美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
而且还能把老对手和新对手牵扯到一块,进一步渲染美军在新世纪将会面临的挑战。
毕竟,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了,但也不会有谁真的把俄国人当成朋友。
这和对方的立场无关。
而是单纯的,帝国需要一個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