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方才起飞之前,宋尚才看到左侧动机转表指针度相对较小的原因——
满油门推力更大的情况下,要保证跟另一个动机推力相同,转比例自然得降低一些。
只不过,全权电控的涡扇1o调节推力的度比电控+液压的a131f快得多,所以在油门变化的那个瞬间,还是得稍微带一下杆才能保证平衡。
而如今,在把飞行模式到‘试验’状态之后,这两层保护就都不存在了。
两个动机会根据节流阀的位置,保持相同的油门开度。
果然,几乎就在宋尚才按下确认键的一瞬间,刚刚一直收着使劲的涡扇1o,就终于终于解除了封印。
他感受到整架飞机猛地往右偏了一下,几乎下意识地踩下左舵,试图把飞机拽回笔直向前的飞行状态。
但是开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在没有飞控参与的情况下,动力不对称的影响,不是单纯通过调整垂尾动作面就能弥补的。
所以,尽管宋尚才在起飞之前就已经做了不少准备,但乍一真上手,还是有点难以控制脚上的动作量。
尤其是在他一边变化油门,一边做预设飞行动作的时候,简直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光是一个不掉高度的大坡度转弯,他就尝试了三次才做出来。
“1o1o号机,是否生问题?”
塔台指挥员看到雷达上面不太正常的航迹,有些担忧地询问道。
“报告指挥中心,左的推力太大,油门响应也比过去灵敏很多,我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宋尚才虽然经验没有付国祥那么老道,但也是正经试飞员训练单位出身,有自信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调整过来。
后者点了点头,示意听飞行员的就好。
这次飞行虽然带的轻油,但得益于歼11先天的大载油量,要完成试飞科目还是绰绰有余。、
听到这样的回答,指挥员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常浩南,显然是在征询意见。
“听飞行员的就好。”
常浩南一只手按在对方肩膀上,沉声说道:
“这个动机性能提升太大,刚上手不习惯很正常,但是出不了大问题。”
第645章惊人的飞行包线
宋尚才刚刚并非托大,在获得许可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一套过载不大,但却可以把飞机所有操纵要素都占满的飞行动作。
仅仅过去了大概十几分钟,便基本摸清了这架飞机的操作特征。
虽然达不到飞控那样完美的程度,但按照起飞前的方案进行正常试飞科目肯定是没问题。
“报告指挥中心,可以开始飞行测试。”
无线电中沉着冷静的声音,以及雷达上已经恢复正常的飞行轨迹,都让这里的众人松了口气。
“收到!”
坐在雷达显示器前面的指挥员只是简短地回答了两个字。
这次飞行的测试科目在起飞之前就已经被试飞员背的滚瓜烂熟,而且几个核心项目的关键航线数据已经被录入了飞行计算机之中,所以无需再像以前那样,每飞一个动作都需要向地面进行确认。
因此,就在刚才报告情况的同时,宋尚才就已经把油门杆收到了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开始一点点试探左边这台动机的飞行边界。
6ooo米高度,无论音还是亚音,平飞其实都没什么好测的,主要还是看在一些实用工况下,还能够维持多少性能。
因此飞机很快就在他的刻意操纵下进入后面的一项项试验科目。
很快,机舱里面的宋尚才就从转表的数字上感受出来,在进气状态遭到破坏的时候,左侧的指针明显比右侧更加稳定。
要知道,a131f本来就是以高适应性和耐受力而闻名,而这涡扇1o甚至在这方面的表现都还要更好……
当然,循序渐进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像是大侧滑角,还有大迎角这类比较逆天的数据,自然不可能在第一次飞行过程中就去测来。
飞嘛,项目主要以浅而全为主。
而且以现在这個结果看,以这架飞机目前单涡扇1o的状态,很可能测不出真正的极限——
之所以要保留右边的a131f,本来是要当个保底。
这样万一测试动机在天上出了点什么事,也不至于失去全部的动力和电力,还能把飞机带回来。
这也是各国测试新动机时候的通行做法。
然而从本次试飞的状态来看,宋尚才基本可以肯定,那台保底动机限制了这架飞机的上限……
“只有等到把两台动机全都换成新型号再说了……”
他的心里还是觉得有点可惜。
“报告指挥中心,6ooo米高度测试已经完成,准备爬升至下一测试高度。”
仍然只是例行的报告,因此在说话的同时,他就已经后拉操纵杆,让飞机拉起机头开始爬升。
“收到,注意燃料消耗情况。”
无线电中传来塔台的回应。
本来按照计算,带的轻油应该是够完成测试科目的,但如果要是什么都能算准,那也就用不着试飞了,所以该在天上小心的地方还是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