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因为有人找我们往那边暗中运输武器装备,虽然他们和我们用的都是假身份,但接触多了大概能猜出来,对面是大毛情报机构的人。”
“我草。”
在熟识的老友面前,常浩南也没啥包袱,震惊之中直接飙出一句国粹:
“这活伱们都能接?”
“能肯定是能,那边几个国家的海关我们都打点过,通关连车都不用停的,但最后还是没接。”
吴懿范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我合伙人本来想干来着,但是我感觉大毛新上来的那个联邦安全委员会头头摸不清深浅,不好对付,所以把他给劝住了。”
常浩南简单想了一下,现这功夫的联邦安全委员会主席确实不是一般人。
应该说老吴在眼光这方面还是有的。
但这件事似乎值得深挖。
因此他稍作停顿之后,又接着问道:
“大毛那边要运的都是些什么,你们知道么?”
老吴把上半身靠在靠背上,微微抬头做思考状:
“不是很确定,但是听那意思,恐怕不只是些步枪或者子弹之类的小玩意。”
“一来巴尔干那边本来也不缺轻武器,没必要大张旗鼓往过弄,二来么……他们甚至问我们能不能搞定罗马尼亚境内的铁路运输,所以估摸着至少也得有炮弹或者导弹一类的东西。”
常浩南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事情好像已经开始出现些许偏差。
好一会之后,他才再次试探着开口:
“那……如果老吴你们不干的话,这个运输是不是就黄了?”
结果吴懿范当即摆摆手:
“怎么可能,现在整个东南欧干这行当的多去是了,就算我们不接,他们也总能找到人干,所以我才觉得这事很难随随便便平下来。”
就在二人看似闲聊的这段时间里,常浩南脑中已经闪过了很多种猜测——
有可能这件事上辈子本来就存在,只是他没专门研究过,所以不知道而已。
也有可能是大毛那边受到他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决定在这一事件中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
某一瞬间,常浩南似乎抓住了那个他一直觉得存在,却始终找不到的线头。
“老吴。”
他抬起头,看向对面正在喝汤的吴懿范:
“假如,我是说假如。”
“你们要是接了这种活的话,那最大能把什么东西给运进去?”
后者突然感觉整个包间里面的气氛凝固了下来,几乎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我们的规模还不算大,像坦克装甲车这种肯定不行,那太明显了,就算买通检查站,也不能把人家当傻子玩。”
“但只要是能装在那种带盖棚车,或者集装箱里面的东西,都有不小概率能运过去,如果是能装进卡车里面的话,那几乎就是随便运了。”
“如果是那种大的,比较有背景的组织,那还要比我们更厉害一点。”
常浩南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得益于良好的伪装和掩护,盟军行动实际上并未能摧毁南军的绝大多数地面单位。
事后统计的损失率甚至在1o%以下。
真正损失惨重的是遭到无差别轰炸的平民和民用目标,最终导致无法继续抵抗。
换句话说,如果能运用一些四两拨千斤的办法,那么就算无法翻盘,至少也能给进攻方带来足够多的麻烦。
而过去几年里,他又恰好搞出来了一些很适合这种环境的装备……
就比如之前让航天技术研究院牵头,搞的那个多站协同无源定位技术。
就很适合拿来反隐。
而且,如果是采用地面探测站的形式,那么甚至可以在现有的雷达基础上改进而来。
粗略算一算的话,操作空间并不算低。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得能想办法藏在幕后干这件事。
毕竟,现在还不到跟对手真正撕破脸的时候。
“南哥?”
看着一段时间没言语的常浩南,吴懿范关切地叫了一声。
这种事情绝不容有失,哪怕是老同学,前者也不可能现在就把自己的想法抖落出来,于是赶紧找补了一句:
“哦,我刚刚在想,是不是让你那边的动作再缓缓会更稳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