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华夏虽然总装过一些md82,但那都是按照8o年代中期的技术要求生产的。
到了如今的世纪之交,别说欧洲,连华夏自己的标准都满足不了。
所以才准备循序渐进,先在华夏生产一些非核心的、技术要求比较低的零部件,待生产能力达到要求之后,再考虑总装的事情。
不过,那时候连常浩南本人都没想到自己和整个华夏的航空工业能有这么牛逼,在随后的两年里展到可以直接反向指导欧洲人设计航空器的程度。
而在生产方面的水平虽然还要差上一些,但也通过几个项目,尤其是生产c8o8客机实现了相当程度的飞跃。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还是只愿意给出部分零部件生产线作为条件,实在是显得不够有诚意。
毕竟给欧元站台,那也是有风险的。
除了金融领域提出的对等条件,比如按照更加优惠的汇率签订人民币-欧元定期互换协议以外,至少要在产业层面多开一些口才行。
比如把更多涉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像是碳纤维自动铺丝生产机翼之类的流程引入国内。
或者提前开始落实亚洲总装中心。
总之,欧元都已经成了现在这德行,能找见人站台就不错了,条件自然得开的狠一点。
本来常浩南还觉得,这一套组合拳虽然不能算是趁人之危,至少也有点落井下石那意思。
就算能谈下来,总归也得僵持一段时间。
不过很快,美国人就送上了一记助攻。
在4月中旬某一天的早上,欧元开盘就跌破了1。o1oo。
这意味着距离1:1这个关键节点,基本只剩下最后一哆嗦了。
各位不要在评论区直接提相关历史事件,风险很高容易导致额外的审核,这几章能完整出来本来就不容易……
第692章美国人的报复
并未直接参加谈判的常浩南只晚了几个小时就拿到了双方协议内容的完整版本。
这次倒不是丁高恒给他的。
而是杨慧梅作为与欧盟打交道经验颇为丰富的专业人员,全程参与了谈判过程。
虽然协议条文很长,细碎的内容也很多,但核心条件总结起来就几条:
欧洲宇航集团承诺在两年内开始对华夏方面进行总装资格认定,通过之后即正式开始建设,欧盟方面则不会对这一项目进行补偿性征税,并给予必要的政策便利。
此外,德法意三国承诺将会全力支持华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便因外部因素导致谈判进程受到阻挠,三国也将在1999年12月前给予华夏等同于to成员贸易最惠国的待遇,并在2oo2年12月之前将这一待遇扩大到整个欧盟范围。
而华夏方面则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对欧盟贸易的不低于5o%使用欧元进行结算,并同意将亚洲总装中心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缩小,第一阶段项目将仅包括a32o一个系列机型,以及华夏本土和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以外)的订单,另外也将对等向欧盟国家开放多个领域的准入限制。
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华夏是否在法律意义上加入世贸组织,双方都将按照世贸组织成员国的条件对待对方。
比如“计算机软件和相关技术服务”项目,即便存在随光盘等的类似载体,也一样享有零关税待遇,显然就是看在常浩南的面子上加进去的。
“虚空造牌……”
“根据我之前的经验,他们在跟我们谈判时候的心态其实是很别扭的,一方面知道跟我们合作有好处,所以得坐下来好好谈,但另一方面又喜欢摆臭架子,觉得坐下来谈是对一个展中国家低头……”
“不过在三天前欧元跌破1。o1oo之后,两边都感觉问题比较严峻,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所以才各自退了一步,反正协议内容在开始谈之前就已经写的七七八八了,最后就是修改几个关键数字,再加上几条无关痛痒的内容,快得很。”
常浩南坐回到办公桌后面,半靠在椅子上说道:
“包括协议里面特地加入了有关入世谈判遭到阻挠之后的条款,也是为了防范对方在这件事情上有意报复我们。”
而是需要更长时间的准备才能进行。
见到常浩南并未搭话,杨慧梅稍作沉默后又继续说道:
“不过,再怎么说,这种后续影响都是分散在几年时间里出现的,目前我们这边比较担心的,还是等一会协议公开之后,会不会激起美国人那边过于激烈的反应,以及要怎么应对。”
双方签协议这个事,后者恐怕在几天前就收到相关消息了。
常浩南看着眼前厚厚的协议内容,眼神中满是震惊。
这个度,几乎可以等同于用三年时间把涡扇1o给造出来。
“毕竟真要追根溯源的话,这一轮事情还是他们自己先挑起来的,美国人只是来给他们擦屁股平事而已……”
“这个长远是指……”
4月15日。
听到这里,常浩南不由得出一声嗤笑:
“这明显是在虚空造牌啊,诚意比欧洲人可是差远了,甚至没说具体放宽多少,要是去跟对面谈,拖上一阵子,欧元可能真就崩了……”
“这说法倒是很生动,反正是空手套白狼嘛,但是拿来作为跟欧洲人讲条件的筹码还是很好用的,为这事咱们一个原计划月初去美国的代表团都延期了。”
常浩南抬头看了一下万年历。
就是过去经常出现在他对面其他人眼里的那种——
当然,连常浩南都想不到能这么快就谈出结果,美国人也大概率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心态对于杨慧梅来说有些难绷,但在常浩南看来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