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615节(第2页)

第615节(第2页)

到双座型号的歼15s时,在血统上已经更加贴近歼16(苏33并无串列双座型号)。

不过,这都是之前的事情了。

如今,常浩南自然早已经有了打算:

“如果拖回来的是一艘马上就能投入使用的完整航母,那确实不可能在几个月时间里就拿出一种完善程度很高的舰载机,但是我年前听老吴聊起来过瓦良格号的情况,那艘船目前的完工度只有6o%,而且里面的锅炉和蒸汽轮机还还被拆掉了,哪怕把尼古拉耶夫船厂的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全弄过来,没个三五年也很难完工。”

他的语气十分笃定,端起杯子喝了口水之后方又继续道:

“至于海军那边没有操作经验的问题,一方面,我之前让老吴密切关注尼特卡航母训练基地的情况,他已经跟二毛那边的管理人员打好了关系,虽然固定设施搬不走,但是设计图纸和资料可以买回来,而且二毛海军只有几艘小船,根本没有海军航空兵的挥空间,基地里面的那些教官也可以通过友谊计划引进到国内,帮助咱们进行训练。”

“另一方面,我之前在帮贵航集团设计歼教9的时候,就考虑了可能会上舰的情况,所以特地给后机身和起落架留出了足够的强度余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舰面调度作业,让海军对舰载机操作有一个大致的概念,通过陆基模拟现问题之后,再去优化到正式的舰载机型号上面去。”

“这样双管齐下,造军舰的这三五年时间……足够迭代出几个版本的技术验证机了。”

“另外就是我的本行,航这块,舰载机的航需要额外提升耐盐雾能力,这个只要在风扇和压气机叶片上应用新的涂层就好,之前换回来的离子镀产线已经投产了,这方面的问题不大,再有就是触舰复飞的时候,可能得有一个比加力推力更大的应急推力,这个倒是需要修改一下加力燃烧室的参数……”

“……”

“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丁高恒一边奋笔疾书一边点了点头。

“其实要我说,最好是能有一种装备双中推的中型战斗机作为舰载机,就像是米格29k还有f18那样,不过咱们的家底毕竟还薄,实在是伺候不起三个型号的三代机同时服役,这个就只能等到以后研第四代战斗机的时候再说了……”

常浩南的规划显然不止停留在眼前的几年里面。

“你是说……中型机会更好?”

丁高恒有些好奇地抬起头。

“对于舰载机来说是这样。”

常浩南解释道:

“陆基飞机的话,因为机场的调度空间可以视为接近无限大,所以在技术水平相近的情况下,自然是重型机的综合性能更强,更占便宜。”

“但航空母舰无论机库还是甲板都寸土寸金,重型机虽然起飞之后的性能更好,但整备过程中的占地面积太大,反而会给调度带来麻烦,不利于提升出动率,所以理论上讲,对于不同体量的航母,相对应会有舰载机大小的最优解。”

“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好是能在确定了航母的基本设计之后,再专门开对应型号的舰载机,以实现最好的舰机匹配效果,不过这个肯定不是我们当前需要考虑的重点就是了……”

丁高恒也紧跟着常浩南的回答完成了记录,接着合上笔记本,又轻轻掸了掸封皮上的灰尘:

“刘老将军要是看见这份规划,应该会相当高兴,他老人家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去之前,最后签署的一个文件就是有关海军航空兵展的……”

刘老被称为“华夏航母之父”,为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只可惜在前世,他没能看到华夏第一艘航空母舰服役的那一天。

不过以现在的时间表来计算,那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别说看见,没准还能趁着老人家身体好的时候,跟着出海转一圈呢……

“规划毕竟只是画饼,等到刘老看见咱们国家的航空母舰,肯定会更高兴……”

常浩南也面露笑意地回答道。

请一天假,整理一下后续剧情

整理一下后面的剧情,尤其是阅兵结束之后就进入下一卷了,还要写一下大纲。

目前的时间点是1999年6月,后面时间线锁死的剧情是8月份要把航母给拉回来,1o月份要阅兵,中间还有几个承上启下的科研项目要做,尤其航母那块的剧情,之前规划第二卷大纲的时候没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本来想直接略过去的,但后来写着写着突然现还是可以操作,所以算是个中间加进去的剧情,在时间上就不太好安排。

明天正常更新

第745章筹建课题组(趁双倍求一波月票~)

航母也好,舰载机也罢,毕竟都是战未来的东西。

对于眼下的常浩南来说,要任务只有两个。

一是把自己的课题组给拉扯起来,二是准备正式上岗航空动力集团的总规划师。

第二件事,目前只能静待七月一号的到来。

因此常浩南只好先把注意力放到组建研究团队上面。

青华大学那边的毕业时间要比京航更早,到六月中旬这个时候,颜永年教授的那两位弟子不光已经拿到了毕业证,甚至都已经到京航找唐林天报道过了,只不过前些天常浩南一直在家休息,他们没接到通知也不知道该去哪上岗,所以才一直拖着。

如果不是之前连入职协议和保密协议都签好了,恐怕会以为是被放了鸽子。

现在总算接到期盼已久的电话,自然是用最快的度赶往京航。

而姚梦娜则是在常浩南之后的几天才完成答辩,如今还没真正拿到双证。

不过既然是是本校毕业留本校任教,倒也没有那么多说道。

现在已经等着分配研究课题了。

由于目前身兼三职,加上独立的实验园区已经在动工建设,所以常浩南目前的主要办公地点仍然在计算中心的主任办公室。

“常教授,今后的工作,可就指着您多多照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