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就是民科写的。
正经数学家甭管水平怎么样,不会整出这种烂活。
想到这里,拉格斯泰特的表情有点难看。
编辑部本身就承担了对来稿进行预审的工作。
那种问题很大的论文,是不应该被送到审稿人手里的。
如果真送审了一篇驴唇不对马嘴的文章,还是送到了汉密尔顿这样的大佬手里,对于他本人,甚至对于整个数学年刊的声誉都会是一個巨大的打击。
拉格斯泰特突然感到有点后悔。
作为数学期刊的编辑,他硕士就毕业于普林斯顿数学系,但自知不是搞学术的料,所以才当了编辑。
之前在邮箱里现这篇论文之后,他还专门看了一遍。
现自己竟然好像能看懂。
再加上作者又写了庞加莱猜想的事情,所以才决定直接交给微分几何领域的几位大佬审稿。
“我就知道……连我都能看懂的论文,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才对……”
“这种来自不知名研究机构和不知名学者的文章,果然应该更谨慎一些,交给一些不太知名的二三流教授审一下……”
拉格斯泰特一边懊恼地想着,一边顺手翻开了汉密尔顿带来的手稿。
然后就看到了——
建议表。
“哈?”
本来已经做足了心理建设的拉格斯泰特一时间甚至没反应过来。
呆滞了一会之后,他抬起头,看向对面的汉密尔顿:
“您是说……这篇论文可以直接表?”
后者也是一愣。
拉格斯泰特已经在数学年刊当了快三十年编辑,能问出这种无厘头问题,就像佩雷尔曼突然问他1+1是不是等于2。
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后面应该有什么其它深意。
不过汉密尔顿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除了字面意思之外的其它含义,只好点了点头:
“严格来说,是建议直接表,我只是审稿人之一,最后的决定权难道不是在你们编辑部手里?”
“不是……我的意思是……”
好在这个时候,拉格斯泰特的智商逐渐开始重新占领高地:
“我的意思是,没想到您能这么快就给出审稿意见。”
“说起这个,我倒是对这位作者很感兴趣。”
汉密尔顿坐直身子,语气郑重地说道。
“所以说……这篇文章真像他说的那样,能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起到推动作用?”
拉格斯泰特也逐渐松了口气。
“没错。”
汉密尔顿点点头,然后突然露出了一个笑容。
“怎么了?”
拉格斯泰特一颗心又悬了起来。
“没什么,我想起有趣的事情……”
汉密尔顿摆摆手。
实际上,他是想到了论文最后那段仿写自费马的话。
数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枯燥的,但数学家则未必,
至少汉密尔顿并不介意在论文里面添加一些风趣的语言。
“咳咳——”
稍微调整了一下语气之后,他清了清嗓子,接着又继续道:
“这篇论文里面给出的两个证明,是微分几何界一直在寻找的两项工具,虽然还不能直接说是解开庞加莱猜想的钥匙,但至少算是往一个可能的方向前进了一步。”
“我想,佩雷尔曼应该会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的,他在去年回俄国之前,就在研究用里奇流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事情。”
听到这个名字,拉格斯泰特也有些无奈:
“我本来也想过要把论文给佩尔雷曼教授的,但又担心他长时间不回复我们……”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的性格相当古怪,符合很多人对于“怪异俄国天才”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