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669节(第1页)

第669节(第1页)

接下来的十分钟,丁高恒便向常浩南讲述了卢金文和随东兴二人那天的经历。

“艹……”

常浩南此前只直到圆环工程的大概走向,并不清楚这些细节。

如今第一次听说,也是感觉心头冒火。

毕竟自打重生之后,已经鲜少遇到这么让人红温的事情了。

“所以……iai那边怎么说?”

他一边反问,一边思索着有没有什么不花太大代价但又能报复回去的办法。

“这几张照片还是有杀伤力的。”

丁高恒回答道:

“如果我们公布出去,他们和印度人的生意恐怕就要做不成了,所以目前达成的初步方案是各退一步。”

“iai方面退还我方已经支付的2。5亿美元货款,并代替我们向别里耶夫集团支付飞机和设计方案的尾款,再把印度支付的购机款中的15%补偿给我们。作为交换,我方不再追究圆环工程的违约责任,也不公开这些照片。”

99年这会,印度还在因为此前核试验而受到制裁。

虽然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大家几乎同时心照不宣地该干嘛干嘛。

但至少武器交易这块,比如华夏向巴军交付的歼7f,以及印度向伊尔库茨克制造厂支付的苏3omki预付款,都默契地转入了暗中进行。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iai大张旗鼓往过卖预警机这种战略武器的消息走漏出去,影响还是比较恶劣的。

大卫国可能不怕这些舆论,但印度人却很可能因此而放弃购买,或转投别家。

这对急于回笼资金的iai来说难以接受。

常浩南略微思索了片刻。

单从条件上看,能把那2。5亿美元给收回来,还有本质相当于违约金的一笔15%货款。

大概5ooo万美元左右的样子。

相比上一世来说,倒也不算亏。

然而,梁子既然已经结下,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但话又说回来,大卫国毕竟有个好大儿撑腰,真要是在明面上闹起来,华夏这边手上的筹码还真不太多。

所以,最好还是能有办法让对面吃个暗亏。

就像在巴尔干所做的那样。

而算算时间的话……

或许可以在南黎地区搞一点事情出来……

第795章先记在小本本上

计划虽然已经有了,但目前还不到执行的时候。

至少不是有大动作的时候。

一来,现在已经是1999年12月,眼瞅着就要千禧年了,大卫国在南黎的驻军基本已经开始回撤,只会留下一个废拉不堪的伪政权在那苟延残喘,而周边几个其它国家这功夫还没有完全抛弃对西方的幻想,正处在左右为难的纠结阶段,没什么好的着力点。

二来,如今的华夏虽然比上一世强了亿点,但对于地中海东岸这种地方,还是略显鞭长莫及。

总之,无论是从需求还是手段来讲,都还需要再经过一些准备。

说到底,圆环工程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还是因为当年签协议的时候,华夏这边仍然保持着对于西方的幻想。

并且,那功夫华夏跟大卫国之间的军火生意也已经持续了不少年,引进的怪蛇空空导弹,以及当时正在谈判、后来也顺利引进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后来也都对华夏同类武器的展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

因此,就认为既然连合同都签了,那靠“契约精神”加上“老生意伙伴”的关系,应该就可以保障条款的正常执行。

结果可想而知。

西方的契约精神是用来约束别人的,根本不约束他们自己。

到常浩南总算在科工委这边搞出一点动静,能够说上话的时候,预付款和一架飞机早就已经送过去了。

所以能做的,也就是想办法擦屁股。

当然,小本本上的红黑帐肯定还是还是得记。

看着常浩南阴晴不定的脸色,丁高恒自然也能猜到他在想些什么。

后者毕竟是亲身经历过8o年代到9o年代初那段至暗时刻的人,看事情的角度跟从21世纪2o年代重生回来的常浩南肯定不一样。

对于他来说,圆环工程的结局确实可以称得上不坏。

至少跟当年和平典范项目比起来,算是体面多了。

而且也没怎么吃亏。

沉默了一会之后,丁高恒还是开口道:

“小常,你也别太为这件事窝火了,能快刀斩乱麻地给圆环工程收个尾,对于咱们来说未必是坏事”

这话说的倒是没毛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