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751节(第2页)

第751节(第2页)

像去年阅兵之后美国人那份结论是“涡扇1o使用了cfm56核心机”的报告,一顿操作猛如虎之下,反而还帮了华夏这边的大忙。

“根据华夏人的惯例,这个时候,产品很可能已经小批量装备部队进行试用了。”

惠特尔回答道:

“上次他们突然停止采购斯贝的零部件之后,我专门研究过华夏的研项目流程。”

“那个时候,他们的航空动机和飞机还是在同一家公司进行研,甚至前者都不是完全独立的项目,而现在,他们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把两边的工作完全分开了。”

显然,这些年他也没有白待在华夏,至少把航空动力集团的情况给摸得比较清楚。

“我记得我看过去年那会的分析,说这是一台各方面都很类似于f11o的动机?”

布林并不专长于技术,但一些业内的分析文章还是会看的。

“当时的说法很多,有说是使用cfm56核心机的,也有说是仿制了a131f的。”

惠特尔对这方面的关注要更加深入,因此耐心解释道:

“怎么说呢,后来斯奈克玛集团因为被ge制裁,所以选择和华夏合作,来完善m88动机的设计方案,据说目前的进展不错。”

“所以目前业内的普遍判断,确实是认为华夏人的新动机使用了,或者至少参考了cfm56或者f11o的设计,否则无法解释法国人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

话是这么说,但布林还是从老伙计的言辞中敏锐地察觉出了一些暗示:

“所以你认为不是这样的?”

“嗯……我没什么直接的证据。”

惠特尔一只手轻轻摸着下巴,这是他在陷入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

“不过从我知道的情况来说,华夏过去从未接触过f11o系列动机,而对cfm56的了解也仅限于8o年代通过不同渠道取得过一些碎片化程度很高的资料,至于使用和维护波音737,这对于研工作来说算不上什么有用的经验。”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手头没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就像地基不够牢固,在盖房子之前还要重新加固地基,很多时候反而不如从头开始,反而能减少不少桎梏。”

听到这里,布林脸上瞬间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等会……那法国人岂不是被假情报给坑了?”

尽管在如今的时间线上,英伦三岛与欧陆国家之间的关系要比上一世紧密得多。

但那只是官方层面上而已。

对于英国人来说,看法国人吃瘪,仍然是人生中的几大乐趣之一。

然而惠特尔却是一副相当严肃的样子: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了。”

前者把几张照片收起来放回信封:

“仅仅5年之前,他们连生产斯贝这样的动机,都需要通过我们采购二手的库存零备件。”

“但是现在,无论他们具体是走的什么技术路线,但已经和法国人平起平坐……至少在某些方面平起平坐了。”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伸手指了指那份被放到旁边的报表:

“如果我们真想要考虑未来五年,或者更往后的事情,那最应该担心的并不是空中客车或者波音如何,而是华夏人自己的型号会不会大量抢占市场。”

一番简明扼要的分析,让布林不由得收敛了脸上的笑意。

毕竟涉及了到跟公司业务有关的事情。

许久之后,他才试探着问道:

“可华夏人目前准备国产的两个客机型号,他们叫c8o8和c9o9,都是俄制产品的翻版或者升级版,似乎没有我们挥的空间?”

“眼下来看确实如此。”

惠特尔上半身向后靠到了椅背上:

“但需要看到,俄国人已经失去了他们过去完整的研体系,或许未来有一天可以重建起来,不过就算是那样,他们也错过了至少15-2o年,不可能跟得上华夏人技术进步的度。”

“我认为,在这两个客机型号之后,华夏人肯定会考虑逐渐摆脱俄国人,寻求更加先进的技术,而过去几年生的事情证明,这个过程,恐怕是阻挡不住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打不过就加入?”

布林的语气感觉有点绷不住。

“这可不是我说的。”

惠特尔赶紧否认:

“我只是觉得,反正我们之前技术封锁也没封锁住,那不如换个思路,先站出来和他们在民用航空产业上进行合作,这样至少保证我们能从里面分到一大块蛋糕。”

说到这里,他可能觉得自己表现的有点投降主义倾向,因此又找补了一句:

“而且,无论是他们独立研,还是和俄国人合作,都几乎可以完全不受我们的控制,相比起来,还不如我们主动一些,这样至少在未来还可以对他们施加一些影响……”

这个道理倒是没错。

但总有一种“我投了”的感觉。

“你准备把这部分内容写进年度报告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