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被学生拆穿的哈罗德有些尬住。
好在他也不是死要面子的人,赶紧装作失忆:
“还有这回事?”
马修点头:
“一个字都不差。”
“咳咳——”
哈罗德只好以轻咳掩饰尴尬:
“总之,这次是真的有机会,你过来看。”
他说着示意马修来到自己身后,然后把屏幕上的论文,以及华夏科学院学报的网页展示出来。
“投……华夏的期刊?”
马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且……这看上去还是一份尚未行的新期刊?”
他有点怀疑自家导师是不是准备破罐子破摔了。
“你仔细看看……主编是去年证明了庞加莱猜想的那位常浩南教授!”
哈罗德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恨铁不成钢。
自己这个学生在刻苦和认真方面表现不错,但确实少了点灵性。
“而且,常教授还会在第一期上面表一篇论文,研究内容也是计算流体力学,而且文章结构跟我们那篇几乎完全一样。”
“就这种情况,这份期刊在行之后恐怕马上就会被sci数据库收录,而且引用量也能有所保障……”
马修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哪怕已经过去一年时间,常浩南的名头在数学和应用数学领域也还是有说服力的。
有他担任主编,至少能保证期刊不会沦落为不入流的野鸡杂志——
退一万步讲,哪怕其它稿件全都是灌水,只要常浩南定期把自己的成果上去,也能保障最基本的引用量和影响因子。
所以……
这波不亏!
第899章竞争对手的预判
相似的场景,自然不仅仅生在俄亥俄州立大学。
正如哈罗德教授所猜测的那样,很多人在一年前就直接关注了常浩南在arxiv上面的账号。
在后者表动态之后,关注者的邮箱就会立即收到一封提醒邮件——
原本,类似这样的功能或许还要再等个几,到互联网时代彻底到来之后才会上线。
但因为常浩南的横空出世,康奈尔大学科技校区的技术人员“被迫”提前开了这个功能……
所以才有了十几分钟内上千人点进去看的情况。
要知道,arxiv可不是自媒体,虽然这东西注册起来也没有任何门槛,但其内容就先天排斥掉了绝大部分非学术界的人。
而即便是学者,在2oo1年这会,也不是人人都能精通互联网运用。
况且大家都很忙,又不可能跟个闲人一样一天到晚泡在互联网上。
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凑出4位数的阅读量,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传播效率了。
只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抱着跟哈罗德一样的心态。
稍晚些时候。
旧金山,斯坦福大学。
安东尼·詹姆森教授正微微皱着眉头,看向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pdf文档。
自然也是常浩南布的那篇预印版论文。
但是跟哈罗德不同,他的旁边,此时还坐着另外几个类似打扮的人。
他们来自瑞典comso1公司,是comso1mu1tiphysics数值计算软件的开业务负责人。
实际上,comso1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多物理场仿真模拟工具的潜力,其创始人之一的svante1ittmarck在8o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依托当时刚刚商业化行的mat1ab软件编写类似的模块。
只可惜,当时还处在计算机应用科学展的早期,能在工作中大规模应用计算机的,要么是顶尖高校,要么是波音麦道ibm这类级大企业。
大家都有偶像包袱,都想独立开自己的应用软件。
你说外购软件?
丢不起那個人呐!
所以comso1产品的商业化之路始终不太顺畅。